第130章 《加勒比海盜》總票房與《博物館奇(1 / 2)

千禧大導演 顧屈屈 10568 字 2024-05-01

第130章 《加勒比海盜》總票房與《博物館奇妙夜》

第二天,2004年的1月1號,吳淵似逃般的離開了橫店,回到了京城。

之所以用“逃”這個字,是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心態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而這個變化,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特彆是在麵對劉一菲的時候。

這個一向被他當成妹妹的小姑娘,好像一晃眼就成大姑娘了。

他似乎不能再拿以前看小妹妹的目光看待她了。

昨天晚上一晚上他都沒睡好,閉上眼睛就會想到天台上劉一菲那雙明亮又炙熱的眼睛,以及眼睛裡那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早上迷迷糊糊醒來後,吳淵就不想在橫店多留了,本來打算看幾天《仙劍》拍攝情況的計劃也取消了。

讓小張訂了航班,吳淵直接就回了京城。

他需要一些時間思考和調整心態。

也需要時間想清楚一些事情。

不過世界不會因為吳淵的停歇就停止轉動。

記者們的速度比吳淵快多了。

就在他回京城的時候,國內各大小報紙,都已經在報道吳淵新電影的消息了。

《加勒比海盜》在國內剛下映。

比起這部電影在全球其他地區引發的觀影狂潮,《加勒比海盜》在內地雖然獲得了四千多萬票房,能夠排進2003年票房排行榜前五名,卻並沒有引發很高的轟動。

沒辦法,國內的觀眾確實對加勒比海、海盜這些東西不算太感興趣,看這部電影的主力軍還是年輕人。

雖然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吳淵,但主演清一色都是不認識的外國人,至少上了年紀的人是不太願意看的。

所以現在的吳淵很尷尬。

他在業內的知名度非常的高,任何一個與影視業相關的人士,都知道他,且對他無比崇拜。

可是在外界,隨著《入殮師》拿柏林最佳導演的新聞熱度過去之後,吳淵也漸漸被大眾所忘記了。

就算《加勒比海盜》熱映了一波,國內媒體也拿他這個導演當話題人物報道,但他終究是在國內的影響力不足。

現在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導演是誰?

排名第一的無疑是張一謀導演了,他的《英雄》目前還保持著內地電影票房冠軍的寶座。

並且他的下一部電影《十麵埋伏》也拍好了,準備在暑假上映,到時候會再掀起一波內地觀影潮。

而影響力排在第二的,卻也不是吳淵,更不是陳凱戈,而是馮曉剛!

馮導憑借著一年一部高票房賀歲片,在大眾層麵的影響力非常大,奠定了自己商業片大導的身份!

他的圈內地位和圈內影響力,肯定是不如吳、陳、張這三位導演,但他的大眾號召力真的太恐怖了。

12月18日,馮曉剛導演,葛大爺和範小胖主演的《手機》在內地上映,不到半個月就獲得了三千萬的票房!

又是一部預定了年度內地票房冠軍的電影從馮導手上誕生了。

從1997年到2002年,6年裡馮曉剛一共拍了五部電影,分彆獲得了1997年票房冠軍,1998年票房冠軍,1999年的票房亞軍和季軍,2001年的票房亞軍!

五部電影,無一敗績,皆是票房大賺!

憑借著高產的作品數量和屢破新高的票房成績,馮曉剛在內地大眾中,知名度那叫一個高。

與之相比,吳淵雖然是在好來塢混的大導演,《加勒比海盜》全球票房都6.5億美元了,左手獎項右手票房,但他的逼格太高了,不接地氣。

他上一部上映的華語電影還是《入殮師》,在內地的票房也沒有破五千萬,和累計票房已經破1.8億人民幣的馮曉剛還確實有差距。

大家都知道你吳淵很牛,能在好來塢執導大片,而且還在柏林拿了大獎。

但是真要說進電影院看過吳淵電影的內地觀眾,確實不多,並且集中在20歲到30歲的年輕人群體裡。

這就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一樣,大眾都知道你特彆牛,但真看過莫言的人少之又少。

相反,吳淵在北美的知名度現在是真的爆炸了。

他的助理黛西每周都會將北美那邊關於吳淵的報道彙總,然後發到他的郵箱。

偶爾吳淵也會看一看,了解一下情況。

《加勒比海盜1》此世的票房成績,要比吳淵夢中還要更好。

或許是因為迪士尼更加有自信,投入了更多的宣傳經費,也或許是因為吳淵這位知名導演的加盟,確實有扛票房的價值。

《加勒比海盜》在北美單個市場,就獲得了3.5美元的票房,比夢中多了五千萬美元!

吳淵也一躍成為了北美影迷們心中的“加勒比海盜之父”。

很奇怪,明明這部電影的劇本不是他寫的,版權是迪士尼的,但很多北美影迷就認為他才是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

其實仔細想想也可以理解。

吳淵和戈爾·維賓斯基不同。

戈爾·維賓斯基在接《加勒比海盜》之前,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導演。

而吳淵已經憑借《朱諾》在北美成名了。

他的華夏人身份,在這種時候就是一個優勢了。

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在北美取得2億美元票房的華夏導演,這讓大多數北美影迷一下子就記住了他。

之後他的《入殮師》又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又出席了奧斯卡,刷了一波臉。

得益於他的黃皮膚和黑眼睛、黑頭發,吳淵算是被北美影迷牢牢記住了。

也是因為這點,迪士尼在宣傳《加勒比海盜》的時候,一直是拿他和德普作為主要宣傳點的。

在上映前半個月,吳淵頻繁出現在北美各大電視台的新聞報道上,又參加各種脫口秀和訪談節目。

這使得他與《加勒比海盜》電影深深的綁定在了一起。

北美的影迷提起他,就會想到《加勒比海盜》,提起這部電影,就會想到他。

這也是迪士尼在背後推波助瀾的成果。

迪士尼不在意吳淵成為《加勒比海盜》之父,成為這個係列片電影的標誌之一。

因為吳淵一口氣和迪士尼簽了三部的合約!

迪士尼巴不得將吳淵綁在這個係列上,巴不得他能在好來塢更加出名和成功!

因為這樣會給《加勒比海盜》係列的後續電影,帶來更多、更好的票房回報,甚至能為這個係列打開亞洲市場!

於是乎,吳淵如今在北美的人氣就高的不行了,幾乎和德普並列,一起成為了《加勒比海盜》的靈魂人物。

就像諾蘭之於《黑暗騎士》一樣,是少見的在好來塢商業係列大片裡,還被觀眾記住的導演。

不過在北美之外的其他各國,吳淵就沒這麼大影響力了,其他國家的觀眾更多還是將注意力放在了傑克船長和美麗的伊麗莎白身上。

KK這個剛出道的新人女演員,也憑借這波影響力,一舉成為了又一好萊塢大花瓶,被譽為英倫玫瑰。

一切都很棒很美好。

嗯,除了德普飄了這件事。

吳淵回京城後,沒休息兩天,就接到了傑瑞的電話。

迪士尼對《加勒比海盜1》的票房非常非常滿意,就算這部電影在部分國家還沒下映,迪士尼也準備啟動續集的籌備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