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映之後,其實我收到了很多批評的聲音。”
“有一些教授專家,和所謂的電影界前輩,說我們這部電影的價值觀不正確,教唆早戀,是不良作品。”
“他們說,這部電影毫無任何電影藝術可言,是一部宣揚小資情調,三觀極度不正的電影。”
“他們說,《你的名字》這樣的電影,應該立馬封殺下映,是會教壞年輕人,毀了華夏下一代的電影。”
“還有很多更加難聽,赤裸的話,我就不在這裡說了。”
“我想說的是,他們代表不了年輕人,也代表不了觀眾影迷。”
“現在你們看過這部電影了,能告訴我,一部電影而已,真的會教壞你們嗎?”
坐在觀眾席上的影迷觀眾們,一臉茫然的左右對視。
年輕人都是叛逆的,都是不服的。
他們才不認可那些所謂的前輩、教授的看法呢。
那些老一套的觀念,早就過時了!
“不會!”
“這是一部好電影!”
“我喜歡!”
“拍得好!”
各種各樣的支持聲從觀眾席上響起。
附和的聲音越來越多,雜七雜八的支持聲漸漸彙成了同一句話。
“我們愛看!”
吳淵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幾位主演也紅了眼眶。
“隻要你們愛看,那就夠了。”
吳淵帶著所有主創,鄭重的向觀眾席鞠了一躬。
“謝謝大家!”
坐在前往蘇州的大巴車上,吳淵失神的看著窗外略過的風景。
《你的名字》上映後的票房成績非常喜人。
首日1200萬,上映三天票房3200萬,首周4500萬,最終票房破億已經不是問題了,甚至有可能期待一下2億票房。
但隨著票房節節攀升,《你的名字》也陷入了輿論中心。
這部電影畢竟是一部講述兩個17歲少年的“愛情”故事。
哪怕從頭到尾吳淵並沒有戳破這件事,但任何一個看完電影的人,都會將這部電影當愛情片看待。
而在2004年的當下,“早戀”在上了年紀的人眼裡,絕對是如猛虎一般恐怖的一件事。
對內地電影來說,這個時代是個好時代。
現在總局的審片尺度,可比後世寬多了,很多放在10年後根本不可能上映的電影,現在都可以過審。
但是可以過審,不代表那群老學究、所謂的電影界前輩就會認可了。
從六七十年代走過來的他們,對《你的名字》這種青少年愛情電影,絕對是嗤之以鼻,甚至視為蛇蠍的。
很多高校裡的老教授,部分老導演,都在報紙上公開呼籲,停止《你的名字》的放映,封殺這部電影。
他們認為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導向太不正確的,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會做出錯誤的引導,教唆早戀。
而且這股輿論的聲勢還不小。
在《你的名字》上映前,紙媒上刊登的還都是各路參加首映嘉賓對這部電影的誇讚之語,風評那叫一個好,恨不得把這部電影捧上天。
然而到電影正式上映後,那群常年把握報紙“社評”的老教授,大專家們,立馬奪回了話語權,對《你的名字》口誅筆伐!
巴不得這部電影立馬暴斃!
紙媒風向轉變的速度,那叫一個快
可能這就是輿論吧,和六月的天氣一樣,說變就變。
神奇的是,報紙上一片譴責之聲,《你的名字》的票房卻節節攀升,越來越好了.
經曆了新世紀變革,與國際接軌的年輕人們,根本不在乎這些老學究們的想法。
甚至他們越是批評、批判《你的名字》,年輕人就越想去看一看這部電影到底講了啥。
逆反心理全被激起來了。
而看完之後,年輕人們沒辦法在報紙上支持吳淵,卻在網絡上聲勢浩大的支持和讚美《你的名字》,並且呼籲更多人去電影院看。
於是,在2004年的初春,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出現在了華夏內地。
內地的各大報紙媒體,刊登的都是各種學者、教授、導演對《你的名字》的批評,好似這部電影是什麼洪水猛獸,會毀掉華夏青少年。
而在網絡上,卻又全都是一麵倒讚美和誇讚《你的名字》的評價,好似這部電影是華夏愛情電影的巔峰之作,比肩《泰坦尼克號》,如果沒看過這部電影,那都不配說自己是華夏人.
就很神奇。
也讓吳淵頗為擔憂,他還真怕文化部迫於壓力,真的出手喊停《你的名字》的放映。
還好,很快韓董就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彆怕,上麵對你這部電影沒有任何意見,拍得很好。”
“男女主角又沒有真的談戀愛,連表白都沒有,這不算什麼問題。”
“文化部隻希望這部電影的票房能賣得更好,擴大內地的電影市場!”
“吳導你放心路演就是了。”
得到了明確的支持後,吳淵這才鬆了一口氣。
看起來上頭現在是真的一切以發展壯大華夏電影行業為重啊!
他信心滿滿的帶領著主演們,在半個月裡,跑了國內九大城市,在每個城市都進行了1-3場的路演見麵會。
在他積極的路演刺激下,《你的名字》的後續票房增長幅度也保持的十分穩定,每日都能創造1000萬左右的票房,甚至比剛開始放映時的成績還好!
直到3月16號,《你的名字》的全國路演結束,這部電影的累計票房已經達到了1.46億!
這個成績不但成為了今年票房最高的電影,還成功成為了華夏內地第三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吳淵這位在好來塢闖出不少票房紀錄的華夏導演,也終於在華語片領域叱吒風雲,證明了自己的華語片影迷號召力!
同步上映的港島,雖然成績沒有這麼亮眼,但吳淵憑借其“好來塢大導”的知名度,《你的名字》在港島上映半個月,也獲得了800萬港幣的票房。
在《十麵埋伏》上映之前,《你的名字》注定成為上半年最耀眼,最火爆的內地電影!
而取得了這個好成績的吳淵,也並沒有誌得意滿。
1.5億的票房隻是堪堪回本而已!
《你的名字》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3月21號,就在內地的觀眾還沉浸在《你的名字》潸然淚下的愛情故事中時,吳淵卻已經帶著胡戈和劉一菲,踏上了飛往東京的航班。
不要臉的吳大導演,帶著《你的名字》出口轉內銷,反攻日本電影市場去了!
同年12月上映的《功夫》,以每天1500萬票房的速度突飛猛進,我這1000萬真的不是瞎寫的,還是保守著寫的。
總局對青春愛情電影抓得嚴主要是《致青春》之後,那段時間立項很多愛情電影,隻要是涉及到高中時期的,總局都要求最終男女主角不能幸福結局,必須是分手,錯過之類的結局,就是怕引導青少年早戀問題。
這還真被上綱上線過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