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一個叫李文的男人決定去死》(2 / 2)

千禧大導演 顧屈屈 7297 字 2024-05-01

生命就是這樣一件奇怪的事情,當你覺得被世界拋棄的時候,世界會教會你生命的意義,讓你懂得如何有意義的活下去。

這也是這部電影想要告訴觀眾的事情。

都說老人脾氣古怪,其實他們脾氣古怪是因為太寂寞了才會這樣,現在的老人多數是寂寞的。

給他們更多的耐心和溫柔,讓他們感受到被需要,他們的情緒自然會被撫平,也會溫柔以待。

不要等到親人不在才後悔。

這部電影不管是從立意還是其溫情的風格來看,都是一部好電影。

不然也不至於在瑞士這樣的小國上映後,迅速在全球都聞名了,被翻譯成各種版本在網絡上傳播。

這部電影當年也提名了2017年的最佳外語片獎,就是上映的時候導演根本沒考慮過去歐洲三大的事情,沒報名歐洲三大,有些可惜。

吳淵打算將這部電影給拍出來,拿去威尼斯試一試。

這種溫情氛圍拉滿,又兼顧探討“生命”這個大命題的電影,還是很受到歐洲電影節歡迎的。

日本大導演,拿過多個歐洲電影節獎項,包括金棕櫚的是枝裕和,他就主要拍日式溫情電影,圍繞家庭、父母兒女之間展開,獎拿到手軟。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部電影風格和吳淵之前拍的《入殮師》《愛》差不多,都是走溫情路線外加探討“生命”這個永恒話題的。

隻要將其內容本土化的改一改,有前兩部作品的印象打底,吳淵這次真有可能競爭金獅獎。

而且主席還是馬克·穆勒,機會就更大了。

有了柏林最佳導演和戛納評審團大獎在手,吳淵現在對獎項的追求,也就隻剩下金獅、金熊、金棕櫚這三個最終大獎了。

這次必須衝一把了。

男主角就叫李文了,找個國內演技精湛的50歲以上的男演員,然後再配上幾個老戲骨群演,這部電影能拍出來!

而且這部電影的時間背景是在冬季,剛好可以在今年冬天拍,還能趕得上明年夏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妥!

覺也不睡了,吳淵徹夜就待在了書房裡,完善著這部電影的劇本,將一些明顯有北歐風格的地方給改成了華夏本土化。

比如歐維擔任的社區居民會的會長,改成了華夏特色的居委會主任。

歐維和老友談論的汽車,而且因為汽車品牌喜好不同而老死不相往來的劇情,改成了倆人因為支持的足球隊不一樣而鬨脾氣。

華夏人可沒什麼汽車品牌情節,這個年紀的華夏老人更不可能有什麼愛車。

但足球不一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國內是有一陣足球熱的,那個時候的華夏足球也很給力,在亞洲是強隊,確實有一大批忠實粉絲。

總而言之,吳淵儘可能的將原版電影中那些北歐人才有的習慣和風格,都往華夏方向去改。

還好,這些東西本身也不影響這部電影的主線故事,就算改了也無傷大雅。

就這樣,他一邊繼續拍攝《加勒比海盜3》,一邊還在熬夜寫劇本,足足頂了一周的黑眼圈,才寫出了初稿。

文藝片的劇本,確實要比商業片更難做,也更加費腦啊!

一直看著吳淵熬夜做劇本的劉一菲,都心疼壞了。

另一邊,吳淵在美國忙著拍《加勒比海盜3》和寫劇本的時候,在國內這邊,光影時代的新電影也低調的在內地上映了。

上映的是韓嚴的《我把初吻獻給誰》,這是一部實驗片。

故事講述的是二十二歲的男主角羅嘉,突然決定在二十三歲生日之前,要把自己的初吻獻出去。

在獻初吻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九個女孩,並與之發生了九段情感故事。

為什麼說是試驗片呢,因為這部電影說是一部電影,實際上就是九個單元故事組成的。

每一個故事對應著羅嘉遇到的一位女孩。

在整個故事的大框架上,用九部不同特點的短片而形成一個完整故事。

這種拍攝方法,在華夏都不算是一個新奇的例子,更彆提全球了。

鞏利2004年演的《愛神》,就是一部由王家衛、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史蒂文·索德伯格三位導演分彆拍攝的三段關於“愛和性”的故事組成的電影。

這種由幾段短片串聯起來的電影,在世界影壇上都出現過不少。

然而沒有一部成績好的,這條路一直沒被人走通,所有拍這種類型作品的導演,都還在摸索的階段。

所以,這種類型的電影也被當做是試驗片。

李曉萍也不看好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所以在宣傳方麵沒有像《誰的青春不迷茫》那樣花大錢,隻是在各地影院分發了海報張貼宣傳。

自然,韓嚴這個沒名氣的導演+試驗片的題材,也使得這部電影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

開畫首映當天,《我把初吻獻給誰》隻獲得了50萬的首映票房,成績頗為差勁。

第一時間,外界就出現了不少嘲笑光影時代的聲音。

一向眼光卓略,拍電影和投電影都是做一部火一部的吳淵,終於是折戟了一次!

圈內無數看熱鬨的人和公司,心裡那叫一個舒坦啊!

你吳淵也有投資失敗,製作失敗的電影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