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的天文愛好者、宇宙學愛好者,都會是科幻影迷。
同樣,科幻影迷們也不一定都會是天文愛好者。
實際上大部分科幻影迷,都隻是愛看科幻電影而已,並不會在日常生活裡真的去關注天文、宇宙、航空航天方麵的東西,更不可能加入這種同好者論壇或者群聊了。
“凱文的點子很棒!”
“我知道一個科幻影迷的論壇,我這就去發帖子!”
“還有我,我有一個網友是一個科幻電影愛好者,他應該有很多發聲渠道!”
“該死,我不認識什麼科幻電影愛好者,但我可以現在去找論壇!”
就這樣,這個不過幾十人的小群體裡有許多人發動起了自己的人脈關係,在北美互聯網上想辦法宣傳起了《地心引力》。
根據六度空間理論,世界上任何兩人之間,最多通過6個人就能聯係起來。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電視劇、電影、歌曲在官方沒宣傳的情況下,能夠靠著“自來水”迅速爆火的原因。
特彆是在互聯網這個拉進人類交流的產物出現之後。
訊息的傳遞速度是非常快的。
不過半天的工夫,北美各大電影論壇上,就都出現了《地心引力》的宣傳介紹,都是精心製作的英文字幕預告。
很多一直以來都沒聽說過這部電影的任何消息(好來塢不會去宣傳一部華夏電影)的影迷們,這才第一次聽說《地心引力》這部電影。
這聽起來似乎很荒誕,一部在大洋彼岸火到小孩子都知道的電影,在太平洋對麵卻毫無名氣。
但這才是現實,各國媒體喉舌永遠都是掌握在一小戳人手上,他們想要讓大眾知道什麼,大眾才會知道什麼。
不過,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這一信息繭房。
在各國互聯網還沒出現統治力級彆的巨頭,在推特、臉書等平台還沒像實體傳媒集團那樣,壟斷一切互聯網發聲渠道的當下,互聯網真正發揮了其誕生之初的作用。
讓人與人之間信息傳遞更加迅速。
通過大量的電影論壇和社交平台,《地心引力》這部來自華夏的硬科幻電影,很快就在北美影迷群體裡爆火了。
製作精良的預告片,真實到讓人驚呼的特效太空場景,緊張刺激的太空危機,這一切都勾起了北美影迷的興趣。
作為科幻電影的最大票倉,北美的影迷都很愛科幻片!
而最近幾年,好來塢確實是沒出現多少優秀的硬科幻電影,《指環王》《哈利波特》和《加勒比海盜》這三個魔幻、奇幻大IP,引領了最近十年的好來塢奇幻風。
也就去年《變形金剛》的出現,才稍微重振了一些科幻大片的影響力。
現在一部已經在亞洲經曆過市場檢驗,被交口稱讚,票房口碑雙豐收,導演又是他們熟悉的吳淵所拍攝的硬科幻電影《地心引力》就放在眼前,他們怎麼會不想看?
《地心引力》的出現,也是剛剛好撞上了這個北美急缺科幻大片,影迷們渴望看到科幻電影的絕佳時機!
要不然等到明年,《阿凡達》《2012》《第九區》三部科幻電影席卷全球,北美影迷可就一點都不缺科幻電影看了,更不可能對一部華夏科幻電影感興趣。
隻能說吳淵選擇的上映時間,確實太巧妙了!
天時和人和《地心引力》都掌握了,差的也就是地利。
而這差的地利,北美影迷正在努力補上!
白房子網站上那個請願引進《地心引力》在美國上映的帖子,本來半個月才獲得了數百回帖,可在《地心引力》電影消息在美國影迷群體中傳開後,這個帖子的回帖量就爆炸了。
一千、五千、一萬、兩萬、三萬、五萬!
不過三天的工夫,帖子的回複量就破了五萬,大量北美影迷都在其中呼籲儘快引進《地心引力》,他們需要這部電影!
環球影業總部,會議室內。
“真是該死的互聯網!”
“自從有了互聯網後,民眾太容易被調動起來了!”
環球的一位執行副總裁,憤怒的拍著桌子。
他對網絡上突然竄出的這波要看《地心引力》的聲浪,很是不滿。
事情鬨得這麼大,好來塢六大也不能當做沒看到了。
甚至他們連個拒絕引進《地心引力》的合適理由都沒有。
至少從表麵上看,這就是一部單純的太空災難片,不摻雜任何政治、種族等敏感問題,隻是電影是華夏人拍的而已。
難倒他們能以“這是華夏電影,所以不能引進”為理由拒絕美國影迷的呼聲嗎?
這樣隻會引來影迷們更大的不滿和憤怒!
伸手揉了揉鼻根,這位副總裁有些頭疼的說道:“去,派人聯係華夏那邊。”
“我們可以引進《地心引力》,但最多隻會有500家電影院會上映這部電影。”
“告訴Daniel,這個數字已經是能給出的極限了。”
“他是個聰明人,會明白我的意思。”,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