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 3D版本的《星際穿越》,在吳淵的眼裡看來,是要比IMAX 2D版本更加精采的。
特彆是在2010年的當下,IMAX 3D電影還是一個很新潮的東西。
至少坐在第一排觀影的吳淵,從電影開始放映後,就持續不斷的聽到從後排傳來的驚呼聲。
北美空防司令部、布蘭德教授操控的全息投影設備,先遣隊傳送回來的資料中,絢爛的以黑洞“卡岡圖雅(Gargantua)”為中心的行星係統。
米勒(Miller)、埃德蒙斯(Edmunds)和曼恩(Mann)這三顆天外星係的外星球。
超科幻的航天器永恒號,因為黑洞的龐大引力造成引力時間膨脹的米勒星,乘坐飛艇漫遊者號降落星球表麵遭遇的強烈海嘯……
這些故事情節、超未來的科技設備與飛行器,哪怕是在IMAX 2D的鏡頭下,都已經充滿吸引力,且特效觀感很棒了。
而這次吳淵做了原生3D後,那種身臨其境感受未來時代的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而且,不隻是這單純的科幻特效帶來的震撼。
《星際穿越》電影本身的故事性,同樣非常吸引人。
家庭與責任,是貫穿了《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的核心詞,這是一個親情為先,科幻其後的故事。
《星際穿越》中家人之間的互動,甚至比緊張刺激的穿越星係更加重要。
它核心要表達的東西,是在空間時間連續被重塑的過程中家人的分離。
正是這Cooper對女兒的“愛”這一驅動力,才有了如此因果循環,讓故事首尾呼應。
男主角cooper在上航天器時,對劉一菲飾演的宇航員同伴如此說道:你會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想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時刻相隨。
正是他的這個願望,正是他對女兒的愛,讓他在陷入黑洞時,在高緯生命的介入和引導下,通過五維世界,衝破時空的束縛,回到了女兒小時候的那個閣樓書房,不但將解開人類危機的黑洞數據傳遞給了她,還化為“幽靈”,陪伴著女兒。
而這一切的是因為“愛”,Cooper對自己航天員職業的愛,對女兒的愛,來自未來的高維人類對人類文明的愛,教授等科學家們對人類文明的愛,促使著人類度過了這個必死的危機,走向太空。
整部電影前1/3是鋪墊,中間1/3基本上就是場星際旅行,。旅行中的很多技術細節,比如引力彈弓、氣壓的威力、太空裡沒有聲音、黑洞周圍的吸積盤,讓不少特邀的科幻影評人熱血沸騰。
而最後的1/3部分,也就是Cooper墜入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後的情節,更是充滿了科幻奇思。
在我們三維空間生物的眼中,連光都不可能從黑洞的“事件視界”中逃離,更罔論肉身了。
但對於神級的高維生物來說,這卻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們隨手展開個超級立方體,就把Cooper放進高維空間裡躲開黑洞的撕扯了。
更轉折的是,原來連“時間”這個三維空間生物無法跨越的維度在高維生物看來也不是個事兒。
超級立方體裡呈現的居然是Cooper自家書房在時間軸上的展開,也就是說Cooper可以在自家書房的時間軸裡無限跳躍了,他可以存在於書房的每條時間線上,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了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
情節自此走向完美的閉環,前期的鋪墊,在這裡都有了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