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吳淵新電影——《情書》
“還拍?”
“嗯。”
“我的新電影,缺一個女主角。”
聽到這話,劉一菲剛想出口的抱怨聲,立馬被她咽了回去,雙眼放光的抓住吳淵衣領就追問道:“你的新電影?”
“你下一部電影不是要和馬特·達蒙合作,而且那部電影就他一個主演嗎?”
“不是那部。”吳淵搖搖頭解釋道:“在拍這部電影之前,我打算先拍一部華語片。”
“成本不大,我自己出錢拍,也不走公司的賬。”
“嗯?”劉一菲眼中的精光更盛,“是要衝獎的電影嗎?”
吳淵似笑非笑的看著她:“當然不是,應該還算是商業片吧,商業文藝愛情片,和一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一樣。”
吳淵沒再繼續說下去,但劉一菲已經能想到這個故事接下來會怎麼發展了。
一段奇妙而又浪漫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了。
包括《山楂樹之戀》,其實也帶有年代印記,能夠讓部分觀眾感受到屬於曾經年代的那一抹純潔,這才使得這部電影的票房口碑都很好。
“男主角看著有趣,同時也是閒著沒事,就寫了一封回信。”
愛情片就是這樣,很容易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這幾年,都沒有什麼大爆的商業愛情電影。
“還是玩了一手時空科幻的概念。”
“故事的開始,源於一封從一百年前寄來的信。”
那吳淵的新電影,又是什麼樣的呢?
不過《那些年》主打的不隻是愛情,這是一部很徹底的青春片,走的是回憶殺路線,觀眾們看的其實不是男女主角之間朦朧的愛情故事,看的是年少時的自己。
最近十年唯一一部算得上叫好又叫座的愛情片,也就是吳淵編劇的那部《那些年》了。
“愛情片?”劉一菲皺了皺眉:“你要拍商業愛情片?”
一個生活在百年前的女孩,一個生活在現在的男孩,通過寫信的方式,跨越了時間與空間,聯係在了一起。
張一謀的《山楂樹之戀》最終也隻拿到2億多一點的票房,以張一謀的商業片成績而言,算的上是不出彩的了。
“男主角從舊物市場上掏到了一張百年前的書桌,買回家後從書桌的暗格裡,發現了一封100年前,一封女孩子的秘密信件。”
“本來,他隻是把這件事當成一個玩笑,然而沒想到第二天,他真的收到了回信。”
“在信件裡,這個女孩講述了她正麵臨著的煩惱,期盼著事情能迎來轉機。”
“一封來自百年前的回信。”
包括張國榕的《如果愛》,也是叫好不叫座,獎項拿了不少,但票房成績在當年並不出彩。
在劉一菲好奇的目光下,吳淵簡單解釋道:“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現代愛情片。”
“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還真是很有你的風格啊。”劉一菲笑著感慨道:“《你的名字》還隻是跨越了3年的時間差,這回你一杆子直接支到一百年前去了。”
“一百年前,那個時候還是民國時期吧?”
“嗯,準確的說是1925年,民國十四年,90年前。”吳淵點點頭:“一個在2015年,一個在1925年,跨越時空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