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李曉萍帶來的節目策劃案,陳德韋用最簡單的語言介紹了一番這檔節目的大致框架後,首先就期待的問道:“四位導師,要找誰來?”
“找四位演員,還是找四位導演?”
“我看這個策劃案裡,有提到導師要帶隊給自己的戰隊排練舞台戲、情景戲,如此一來,找四位導演是不是更合適?”
“也不一定。”李曉萍搖了搖頭:“吳導還建議,在節目中添加一個導師帶著選手們去橫店現場實拍,體驗群演日常,帶著觀眾揭幕演員背後的片場生存情況,為觀眾揭開影視劇製作的工業流程、劇作的幕後故事及行業真相。”
“如此一來的話,四位導師是演員的話更好,導演們可不太知道演員的具體工作困難和體驗。”
“他們從來不關注這些的,最多就是選角導演負責這一塊。”
“找四個專業演員來帶這些新人,可能會更好一些。”
“還要去片場做群演,體驗完整的劇組工作?”陳德韋挑了挑眉毛。
這個綜藝策劃,就連他都覺得很有意思。
作為一個非演員圈的外行人,其實他也對演員工作很感興趣和好奇的。
演員們在片場都是怎麼工作的,背後都有哪些獨屬於演員這一行的職場困境?
和其他職業相比,演員這行受到的關注更多,同時也是最為神秘的,最能讓人好奇的。
他一個大公司管理都好奇,更彆說普通觀眾了。
陳德韋相信,這節目真拍出來,光是這個解謎劇組工作日常的噱頭,就能夠吸引無數觀眾來觀看了。
開局就先贏一半。
“那不然折衷一下?”想著想著,陳德韋說道:“不然我們找兩個導演,兩個演員?”
“行!”李曉萍點點頭:“這樣最好。”
“演員這邊,我建議找鞏利和李雪建老師,兩位都是圈內頂尖的演員,一男一女剛剛好。”
“導演的話,陳凱戈和張國榕怎麼樣,他倆還互相認識,再加上張國榕又是演員又是導演,還是公司自家人,於情於理都要找他的。”
“張國榕可以,鞏利也沒問題。”陳德韋搖了搖頭:“但李雪建和陳凱戈,有些不太適合了。”
“李雪建的嗓子這兩年是越來越不行的,他不拍戲的時候都是靜養的,而且從來沒上過綜藝節目,想要請他估計會很難,除非讓吳導親自去請。”
“陳凱戈的話,你可能不知道,陳凱戈的脾氣有些怪,他不適合做導師的,他太傲氣了。”
“如果是選導師的話,張一謀絕對要比陳凱戈更適合。”
“演員這邊的話,可以找張國厲,他那個《康熙微服私訪記》在全國人民心中都深入人心,非常有大眾基礎。”
“如果嫌他的成就和鞏利差太多的話,那也可以找陳道銘、陳保國,或者港島的梁超偉、梁佳輝。”
“張一謀?”李曉萍愣了愣,“他都沒和我們光影時代合作過,能接這綜藝嗎?”
“先接觸聯係一下吧,不試一試怎麼知道?”陳德韋說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