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風沙應該再加一些。”
“還有這裡,處理太模糊了,重新調整。”
“前幾天補拍的畫麵給我再看看。”
工業光魔特效公司內,吳淵正和一群特效師們調整著《火星救援》的特效畫麵。
雖然,這部電影的定位是“科幻大片”,不過說實在的,這部電影中用到的特效場麵並不多。
除了開頭的火星基地隊員們撤離,還有中後期的一部分地球發射救援火箭,男主角在火星利用返回艙逃離等一小部份情節需要大量特效,剩下將近80%的畫麵都是實拍出來的。
包括最重要的火星表麵的劇情內容,大多也都是在約旦拍的,隻需要針對天空做一些特效處理就行。
光時代終究是小家小業,那種動輒就需要上萬個甚至數萬個特效鏡頭的電影,真不是光時代能燒得起的。
像真正特效拉滿的視覺大片《複仇者聯盟1》的製作成本2.2億美元。
後續的《複仇者聯盟3》製作成本更是飆到了3億美元,《複仇者聯盟4》就更高了,創紀錄的花了3.56億美元。
與之相比,《火星救援》的製作成本才一億美元出頭一點點,這其中最大的差距,就是花在特效上的錢了。
不過,《火星救援》的總預算還是將近2億美元的,因為還有7000萬的宣發預算。
這方麵也沒那些大片多,像複聯係列宣發預算都在1-1.5億美元。
當然,對《火星救援》來說,7000萬已經夠用了。
畢竟這部電影也不是衝著十七八億美元的票房去的。
隻是這段時間做後期的時候,吳淵還不得不再重新補拍了一些畫麵,之前讓劇組副導演回美國拍的一些邊角料,吳淵有些不滿意,又重新自己拍了,這也使得時間被耽誤了不少。
就這麼一晃眼,時間就已經來到了2012年6月,可《火星救援》的後期工作卻還沒完成,至少還需要兩個月。
“看起來是定不了暑期檔了。”
“隻能定在十月份上映了。”
吳淵無奈的給john打了個電話,讓他和華納那邊安排定檔發行事宜。
雖然沒能在他最如魚得水的暑期檔上映,不過十月份上映也不算一個很差的檔期。
如果吳淵沒記錯的話,原版《火星救援》就是在10月份上映的,後來取得的全球票房成績也不錯嘛。
對好來塢大片來說,檔期相對沒有那麼的重要,隻要片子好,一年四季都有大爆的機會,不是像國內那樣,賀歲檔傲視群雄。
而吳淵這邊前腳給john打了電話,通知他《火星救援》的定檔安排,後腳他就接到了一通來自國內的電話。
“師哥,你啥時候回國啊?”
“再過一個月,我會回國一趟的,怎麼了?”
“我這有個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