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兩天媽媽怎麼了》全本免費閱讀
天宮裡布置得滿滿當當的雕塑果然有其作用。
從大殿到餐廳,從休息處到廣場,男市長將天宮變成俄裡翁人間的神廟,源源不斷地供奉血肉製成的香火養料。
俄裡翁給這位忠誠信徒的好處是將那些雕像做成監視的傀儡。
它們會向男市長提供天宮中一切可疑的動向、被招聘來獵珠人的行蹤、不堪忍受而逃走的女人們的目的地。
希望琥珀在白天不要發光。
“琥珀就是珍珠”,這個消息讓男市長知道倒沒什麼,在通關條件的威脅下,男市長從未設想過玩家會產生違逆的心思,不把珍珠交給他。
怕就怕玩家們也知道通關道具在她們這。
那時候,他們會怎麼做呢?招攬她們進隊,然後將珍珠算作一整個團隊的戰利品,整支隊伍一起過關?
沒那麼簡單,他們很大概率會選擇殺人奪珠。
元以晝知道自己小隊的實力,三個人湊不出一個攻擊類天賦,真要和那些在副本中浸淫多日的老手硬碰硬,她們絕對不占上風。
父本是不是一開始就看她們不爽?
孫雲起身體素質這麼好,又對武器和格鬥十分感興趣,它居然告訴孫雲起,她的天賦僅僅是預知?
由此可見父本根本沒了解過每個人的愛好和擅長所在。
而且孫雲起說,每次使用“天賦”都是要充能的,你必須用貨幣在商店購買消耗性材料,才能換取一次使用天賦的機會。
很多玩家在副本內折損的原因,一方麵是沒有找到通關線索被判定失敗,另一方麵就是找到通關線索,但被怪物圍攻,又沒有足夠貨幣激發天賦,隻能含恨而死。
天賦是每個人天然擁有的東西,需要充能的、有使用CD的,應該叫它“技能”才對吧。
她的天賦根本不是係統告訴她以後才顯示在欄內的,她一開始就看到那兒有一張白色的信箋了。
使用並產生第一首隱喻詩後,信箋上的字跡沒有消失,還可以反複查看。那討厭的係統男聲更沒有提醒過她要打開商店,購買什麼充能的材料。
元以晝懷疑她的天賦才是正兒八經的天賦,其他人的天賦則是一道幌子。
係統叫他們“顧主”,而不是“玩家”。
“顧主”,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對被服務者的稱呼,等同於“顧客”或者“主顧”,指的應該是主要的顧客或者買家。
父本沒有將進來的人當做玩家,而是買家。
買家用產生恐懼、憤怒、欲望等衝擊性情緒或通關的方式獲得貨幣,然後再在副本內遇到危機,通過消耗貨幣,給自己的“天賦”充能。
貨幣在副本內循環流通,好一個自產自銷。
買家就像鼻子前吊了一根胡蘿卜的驢,原地轉圈給父本拉磨。
他們隻會把懷疑的矛頭對準自己:有沒有好好通關?自己的能力到底為什麼還沒提升?某種情況下為什麼要用天賦,有沒有將天賦物儘其用、沒有造成一絲浪費?完成這個副本之後,能夠攢下多少貨幣用於兌換完全離開這個鬼地方的機會?
他們不會質問為什麼天賦要充能,為什麼商城中充能材料的價格定得那樣恰到好處,支出和收入加加減減,總是沒讓他們湊到一個離開副本的機會。
他們根據固有經驗來判定這個副本,認為規則不可更改。
也許偶爾能鑽空子為自己謀求一些利益,但肯定是要削尖腦袋、全力競爭最後結算時的那點積分貨幣的,那一定是離開副本的重中之重。
父本這樣做的目的顯而易見,它打一開始就不想讓顧主離開。或許有人真的攢夠貨幣走了吧,但那僅僅是鳳毛麟角,剩餘的人依舊苦苦為父本打工,薅的還是自己身上的羊毛,就好像上班時候為了提神自費購買冰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