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我有一策,東風自來(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408 字 8個月前

八月份,最後一天。

李建昆照例到菜門營鴿子市交貨,收單,完了奔五道口商業區,老樣子,找牛師傅買報紙,遂騎車顛回燕園。

哎,業務量下滑嚴重啊。

今兒才接到十來張照片。

並非他李老師活兒不好,主要市場接近飽和。

這年頭,哪怕是城鎮居民,還得是年輕人,一年能拍一張照片就算不錯。

五道口一帶的市場,就那麼大。

得,總不至於沒有,小錢也是錢。

心態老的好處,便在於此。

這叫豁達。

回到宿舍,泡上一杯茶,電風扇打開,熱風混合著熱汗,卻能催化出舒爽涼意。

李建昆悠哉坐在窗邊,閱起報紙。

“咦?”

人報副版上的一個標題,使得他虎軀一震——

《外資香洲毛巾廠,在朱海落戶》!

李建昆手捧報紙,眸中流光溢彩。

來了,終於來了!

香山澳的商人曹光彪,在朱海建起了我國第一個外資項目,香洲毛巾廠。

朱海相關單位,與香山澳紡織品有限公司,簽訂了毛紡來料加工協議。

這是啥?

日後大名鼎鼎的“三來一補”!

而這整個事件意味著啥?

改革開放的大門,已然推開一道縫隙!

“唰唰!”

李建昆找來小本本,做筆記,這是他每日堅持閱報後,養成的一個習慣。

遂指尖跳動,轉著英雄筆,托腮沉思。

片刻後,又在本子上寫下幾段話:

“改革開放臨近!”

“南方先行!”

“我在北方,首都返城知青的就業問題,日益嚴峻,新業態的出現,指日可待!”

“兩個大勢!我該如何借?”

借勢,經濟學中的重要一環。

眾所周知,老猶子做生意厲害,就是……嗯,懂的都懂。

猶太經濟學家威廉·立格遜說:

“一切都可以靠借,這個世界已為你準備好所需的一切資源,你要做的,僅僅是收集,運用智慧有機的組合”。

唰唰唰!

“現階段,我沒辦法做正經生意,但我身邊有知青,能向他們借資質!”

“南方的資源,有錢就能借!”

“我還缺,缺……一個經營場所!”

撂筆。

一個特前瞻性的商業企劃,在李建昆腦子裡初步成型。

嗯,提前籌備,沒有任何壞處。

當下的問題是,如何將這兩個大勢,借到極致。

開個小門店?

浪費啊!

時代帶來諸多製約,李建昆再次陷入沉思。

-----------------

九月初。

胡自強和吳英雄陸續歸來,燕園複蘇,重新洋溢起青春的活力,且越來越濃鬱。

1978年新生入學季,正式開始。

“建昆,一起不?接學弟學妹去!”

這個大眼賊,去密雲山區待一個暑期,沒曬黑,還白一圈。

畢竟年輕,瞅著隱隱有點小白臉的感覺,忒不習慣。

也是越發騷了。

“你確定是去接學弟?”

“要不你接?我接學妹,嘿嘿!”

瞧,都不掩飾了。

“英雄啊,彆瞅了,你八成需要一位大姐姐的關懷。”

胡自強奪過吳英雄手中的報紙。

最近還有一件大事發生。

全國幾個重點城市,將於9月15日,舉行出國留學生公開外語選拔考試。

截至報名沒兩天。

此事將掀開這個國家留學史上的嶄新一頁。

後麵整個80年代,出國留學,大抵成了幾乎所有大學生的共同目標和願望。

比較遺憾的是,一部分人,從此卻沒再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