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自然最靠譜。
甫一接近,小王便被一擔擔籮筐中的玩意,吸引視線,多是瓷器,也有些鐵物,造型各異。
透著一股曆史的厚重,和奇異的美感。
“嘛呢?”
李建昆來到門口,脖子還沒探進去,裡麵便傳出一個極不耐煩的聲音。
他還尋思可能涉及到商業隱秘,不給人探聽,也沒在乎。
但沒走,戳在大門旁,點上根煙,不張望,耳朵豎起。
早說過,生意人自個不能要臉。
倒是旁邊銷貨的農民,不知為何,一個個都衝他笑咧咧的,隱隱有點巴結的意味。
“這個收不了,拿走吧。”
“咋了,這也沒問題啊。”
“眼睛呢,沒見底部有個小裂紋嘛。”
“我瞅瞅……沒有啊。”
“放大鏡給你。”
門內傳出聲音。
李建昆煙頭已經扔掉,背靠牆壁,雙手環胸,瞌著眼,以便彙力於耳朵。
心想這文玩店收貨標準也忒高了,收購價,那也是相當感人啊。
截至目前,沒有一件超過十塊。
他這邊全神貫注的時候,渾沒留意到,周圍多出不少人。
這些人像小王樣,沿著籮筐瞅過去,興致勃勃,但全無言語。
農民們任由他們看,卻也不搭話。
第一個進門銷貨的農民,跨過門檻走出來,拎進去的一擔籮筐,幾乎空了,隻剩一對大瓷瓶。
李建昆睜開眼,嚇一大跳,身前多出一群人。
“老鄉老鄉,啥物件?”
“來,我上上眼。”
剛還仿佛隻是路過,上前尋一眼熱鬨的家夥們,瞅著這個走出文玩店的農民,一窩蜂湧上來。
李建昆眯起眼,尼瑪,誰說70年代沒人瞄中古董的?
那這些“追大筐”的,是鬼啊!
這一點,也刷新了他的認知,敢情1979年,京城古玩市場就已經進入史前期。
有了一幫先行者。
“建昆,這對大瓶子可以呀,文玩店咋不收?”
小王屁顛湊上來。
“走,看看先。”
李建昆踱步往人堆裡湊。
場麵雖然混亂,十幾個人,圍著一個老農,但隱隱存在某種規矩,一人上手瓶子的時候,其他人絕不爭搶,顯得極有耐心。
隻是七嘴八舌交談著。
李建昆和小王聽著聽著,相視而望,心有戚戚。
這幫人可沒有一個等閒。
不明覺厲的行道話,張口就來。
比如這對撇口、溜肩,帶雙螭耳的大瓷瓶,他們的稱呼就是大瓶子。
人家喊啥?
叫三百件。
臥槽,明明一對兒,兩件,為啥要叫三百件啊?
兩人完全搞不明白。
與之相比,古玩知識極度匱乏,妥妥的兩隻行業小白。
但這些人都很年輕,瞅著又不像大佬,不然李建昆還真動了心思。
他可不希望沒找對人,把小王給誤了。
最後,這對三百件大瓶,被一個人,以十二元的價格收走。
李建昆一下恍然了所有,之前古玩店的人和銷貨的農民,把他也當成了“先行者”中的一員,一方不待見,一方挺喜歡。
而這些先行者,在這裡收貨,顯然要遵守規矩,隻能撿文玩店不要的。
“建昆,我明白撿是什麼意思了。”
小王同樣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李建昆嘴角抽搐,一時不知該怎麼解釋,他所謂的撿,可不是這麼回事。
是想帶小王過來瞅瞅看,這年頭古董有多麼不值錢,撿白菜一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