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根勝是一名青年學者,這一陣在清華做學術交流,恰此期間,社會上掀起了一股“解放個性”的思潮,帶給他良多感觸。
驀然回首過往三十年,仿佛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始終攥著他,讓他透不過氣,今天內心鬱結,遂出門散散心。
記得小時候懂事不久,發生自然災害,他是真正吃過樹皮的人。
但那時至少還有知識為伴,後來呢雖然也在上學,卻沒學到太多有用知識。
長大後,他按部就班參加工作,乾著並不喜歡的焊燈泡絲的活計。
恢複高考的那年,他欣喜不已,想要報名參考,卻被告知年齡超了。
他失落兩個月後,扛著家庭的巨大壓力,毅然選擇離開工廠,他喜歡文學,通過這些年從不間斷地學習和積累,他覺得應該能掙到一碗飯吃。
那時候他靈感勃發,寫了許多文章和詩歌,每一篇都飽含熱血,充斥著深刻的精神內核。
他一度認為自己會成為文豪。
事如願為的是,一家家報社和雜誌,相繼對他拒稿。
事實證明並非他寫得不好,這兩年他也陸續發表了幾篇文章和詩歌。
無疑,他是更喜歡當下的,他感受到了思想的解放,封印被衝破,時代的號角將每個人的渴望喚醒,將每個人的尊嚴給激活。
隻是,還不夠。
人民經曆了太多苦難,從他的角度來說,詩歌文學這些,便是人民應該享受的補償。
他們這些文藝工作者,仿佛在進行著一場溫柔的反叛。而、聆聽、討論這些作品的人民,又何嘗不是?底層如岩漿湧動,上層仍然糾結。
其實對精神文明的寬鬆,就是對老百姓的寬厚。
“嗯?”
不知不覺間,邱根勝走到一個院子外麵,院門的柱子上,一張鮮豔的大紅紙,十分顯眼。
“這裡竟然有喇叭褲賣?”
他突然生起一個念頭:何不放肆一回?我這輩子又何嘗個性過?
解放個性,沒有錯,他是完全讚同的。這也是思想解放的一部分。
如果參入這場浪潮,自然算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大抵還算一個青年,社會賦予他的頭銜中,也帶著“青年”二字。
他想,倘若現在不行動,以後還有機會嗎?
思想通達後,邱根勝踱步走進院子。一陣踅摸,他找到一家名為“80百貨”的店鋪。
他喜歡這個名字,仿佛昭示著專為這個年代而存在,透過窗台望去,裡麵的衣服確實很時髦,像是在引領著這個時代的潮流和個性。
邱根勝走進去,一眼就瞧見掛在牆上的喇叭褲,開始詢價。
金彪眨了眨眼,看著眼前這位大哥,確認道:“您要買喇叭褲?”
這大哥身上可透著一股滿滿的老學究的氣味呀。
“怎麼,明明掛在這,難道還要挑人賣?”邱根勝蹙眉。
“不不不,怎麼可能。大哥您稍等,我拿幾個好款式給您選選。”
“不用。我就要牆上那款絳紅色的。”
金彪:“……”
為何如此想不通?
就您這氣質,穿上喇叭褲,還紅色的……扮小醜呢?
他又哪裡明白邱根勝的心思,如果真能催化、激發某些東西,扮回小醜又如何?
金彪拿來合適的尺碼,邱根勝在牆角的拉簾式簡易試衣間裡,當場換上,配一件藍色老式中山裝。
“怎麼樣?”他走出來對金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