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沒錯,我就是待業青年李建昆(2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6424 字 8個月前

在太陽、恒星,閃電中都存在等離子體,它占據著整個宇宙的99%。

不過在地球上不算多,反正遠比固體、液體和氣體物質少。

等離子體分為高溫和低溫兩種。

高溫等離子體需要足夠高的溫度才能產生,比如恒星膨脹。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第一個用作超高溫核聚變的“托卡馬克”裝置,便是由陳春仙主持研發的。

相較於高溫等離子體,低溫等離子體運用更廣泛。

低溫等離子體可以被用於氧化、變性等表麵處理,或者在有機物和無機物上進行沉澱塗層處理。

譬如:等離子電視,無毒防水塗層,增加啤酒瓶阻隔性等等。

還有一個狠的,芯片蝕刻。

某種程度上講,等離子體科技的發展,才讓日後的網絡時代成為可能。

陳春仙目前是中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的副扛把子,正的貌似不太管事。

“真是窮啊。”

李建昆戳在馬路邊,唏噓不已,頂級科學家,中科院大佬,當下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竟然連間像樣的房子都蓋不起。

時代掣肘,可見一斑。

後世的人們大多隻知道,聯想的那間二十平米的傳達室,以及某柳的奮鬥事跡。卻不知道眼前這兩間木板房,才是中關村科技興起的起源。

祖宗之地!

李建昆在沒有車棚的自行車堆裡,停好“縫合怪”,摸索過去。

那間沒掛牌匾的木板房裡,傳來類似講課的聲音,率先吸引他的注意,他湊到窗台邊。

隻見裡頭還真在上課,擺著七八張長條桌,旁邊圍坐著十幾個青年男女,桌麵上擺放著一些儀器設備和電子元器件。

一名帶黑框眼鏡的中年“女老師”,戳在“講台”上,拿著粉筆頭寫寫畫畫。

底下的青年們邊聽邊撓頭,“晦澀難懂”四個字,隻差沒寫在臉上。

這位中年女老師,也不知道是哪位中科院大佬,講的是物理學電路知識,平心而論已經十分通俗易懂。

她眼神不經意間瞥向窗台,發現李建昆,遂停下講課,從門口走出。

“小同誌,來報名培訓班的?”

“培…訓班?”

“嗯,待業青年培訓班,學得好可以留下來,參入我們服務部的產品製造,有工資。”

中年女老師笑嗬嗬說,上下打量著李建昆,就有一種感覺,這孩子腦殼靈光。

該說不說,李建昆有點意動。不是想給服務部打工,那是不可能的,打什麼都不打工。

而是想藉此機會,打入內部。

對於陳春仙這位中關村之父的平生事跡,他有些了解。這一陣,他還翻找過一些報紙雜誌,了解過近期這位身上發生的事。

77年科技大會後,陳春仙曾先後三次出訪大美麗國。

舊金山的矽穀和波士頓的128公路區,給他帶來極大衝擊和震撼。

這兩處地方周圍,坐落著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等多所著名學府。

然後在這些學府周邊,又雲集著蘋果、甲骨文,英特爾等上千家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成果被迅速轉化為產品,每天都在創造巨額財富。

彼時陳春仙思緒難平,曾發出一聲感慨“我們已經落後了一個時代”!

這之後,他便立誌打造中國矽穀。中關村這裡的局麵,與大美麗國的那兩處地方,何其相似?

李建昆在京城日報上,找到這樣一篇報道。

前不久,在京召開了一場新技術擴散研討話。會議上陳春仙提到:

【60年代初,我國第一台激光器研製成功,與米國僅相差半年,二十年過去,米國已經形成強大的激光工業,而我們呢?

【一年365天,每天物理所的大門一開,國家就要投入三萬元,卻沒有人計算過,物理所每天的產出是多少?】

咱們的大多科研成果,隻停留在紙上、實驗室中,被禁錮在科研單位的深牆大院內。

陳春仙想搞技術擴散,使知識和金錢產生聚變。中科院的數十家科研機構,有的是技術成果。

但這條路並不好走,撇去不支持不理解不談,最大的製約是沒錢。

好巧不巧,李建昆有。

不過受限於時代,可不敢傻憨憨直接嘮,這要是一拍即合,合上的大概率是鐵欄杆……

“啊對,我就是待業青年。”,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