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刀廠招聘的106名職工,已於昨日正式到崗。
不過目前尚未開工投產,普通職工們打掃衛生,忙些瑣碎;技術人員們做設備檢查,配合增補。
作投產前的準備。
總工解友明“閉關”了。
消化夏氏刀譜上的內容。
茲事體大,直接關乎接下來龍牌刀的質量。
為確保解友明全身心投入、心無旁騖,今兒晌午,李建昆和林敬民一道來到解家,同行的還有兩名職工,自願過來,都是解友明的徒弟。
因為了解到解家有些特殊情況。
“老解!老解!你先出來下,你們廠領導來了。”
解家媳婦兒熱絡招待,她男人自從參加完師傅的葬禮回來,魔怔了似的,見天抱著一本線訂書,把自己悶在房間裡。
有時喊他吃飯都不理。
這不,聲音喊出去,半天沒動靜。
李建昆擺擺手道:“算啦,阿姨您在一樣,讓解師傅忙。”
解友明明顯憋著一股勁,不儘數習會夏式刀譜,感覺對不起他師傅。
這是好事。
李建昆與解家媳婦兒一陣合計,得知她有個親弟弟,沒正經工作,擱五道口拉黃包車,遂手一拍道:
“那正好。阿姨,這樣,你去把你弟找過來,讓他帶著解師傅的這倆徒弟,去大西北走一遭,他一天掙多少錢,廠裡按雙倍補給他。”
解家媳婦兒當場紅了眼。
去大西北乾嘛?顯然是接她女兒一家。
廠裡連她弟的工錢都補,指定不會再讓她家拿錢。
明明隻是一家掛靠廠,乾出的事……多半國營廠也是不及的。
“領導,我代我家老解,替我孩子,謝謝你們了!”
解家媳婦兒深鞠一躬。尋思往後丈夫還想跳回和平廠,她都不能答應,這不比孫光銀那幫人強上百倍?
隻是……菩薩保佑龍刀廠活下來吧!
同一時間,和平刀具廠裡。
一場會議正在召開。
百多號職工,席地而坐在一間廠房的過道中。
在他們前方,幾張長條桌拚接在一起,後麵坐著一眾廠管理。
孫光銀居於中位,身前擺著一隻大茶缸子,不時咕嚕兩口,打著官腔說道:
“這場會議不得不開,因為不良的風氣已經在我們同誌中間傳播,危害巨大!”
他一邊說著,一邊狠戳著桌麵。
“我知道,廠裡調走一半人,有些人的心也跟著走了。我還知道,其中部分人去那邊報過名,隻是人數滿了,沒招進去。
“對於這部分同誌,我想說的是,你們得慶幸沒招進去!
“有些話說出來有失身份,但我今天還就把話撂在這裡:龍刀廠的刀具,要是能賣出一把,我把‘孫’字倒過來寫!”
底下竊竊私語一片,這是看死龍刀廠活不下去啊!
孫光銀敢如此篤定,自然有其底氣。
他在上麵有資源,很清楚當下什麼環境。不可能有正規單位采購龍刀廠的刀,那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龍刀廠想要生存,有且僅有一個法子:把刀販給那些蟑螂樣的個體戶,讓他們去擺攤銷售。
但是,這事它同樣不合規。
照樣是擾亂市場的行為。
該說不說,他勤等著!
眼線已經布好,隻要龍刀廠敢往市麵上丟一把刀,他有十足把握,讓那姓林的鱉孫二進宮!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句話:
龍刀廠,沒有活路!
“你們等著瞧,不用太久,竄過去的那些職工保管得回來。我這人大義,不說不收,但是回來不可能再有以前的待遇,到時視情況進行降級!”
底下多半人暗自僥幸。
真要降級,職稱還是小事,左右他們不是國營單位,但工資是實打實的。
孫光銀巴拉巴拉不停,開這場會,主要是為出口惡氣。
廠裡人頭減一半,生產資料減一半,等於說透明度清晰一半。
許多事情都不好操作。
他現在比任何人都希望龍刀廠趕緊投產,把刀造出來。
唯有摁熄龍刀廠,讓人員回流,一切才能重回正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