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等(1 / 2)

馮姓老者留意到李建昆的目光,渾濁的雙眼回望過去,寸步不讓。

儘管他和陳岱蓀是故交,但是陳岱蓀的某些經濟學觀點,他並不讚同,過往數十年的歲月裡,在各種正式或私下的場合,爭辯過無數回,誰也無法說服誰。

不過如今事實擺在眼前,到底是他的核心觀點更正確。

看看啊,這就是陳岱蓀教出來的得意門生啊,全國……哦不,全世界最大的資本家!

他都替陳岱蓀感到害臊!!

他對陳岱蓀個人沒意見,不過他強烈認為,讓這樣一個人在我國最高學府內任教,甚至管理一個科係,退休還賴在學院,繼續宣揚他的那些謬論,簡直是誤人子弟。

李建昆已經不關注其他人,包括坐在馮姓老者旁邊的汪國珍,麵帶微笑問:“馮老的話豈不是自相矛盾?您之前說,我國不需要任何資本家,任何資本行為,後麵又說,諸如建立證券交易所、發行股票這種事,隻有試過才知道對與錯。”

馮姓老者淡然道:“我所說的試過後才知道對錯的人,不包括我。我在這裡對事不對人地說一句,建立證券交易所、發行股票的舉措,主要是一撥吃過洋墨水和在國外學過金融的海歸人士,推動出來的,包括你的導師在內,不試一下他們不死心啊,把最能代表資本社會的金融市場,放在我們這個社會上來搞,這跟桃樹上嫁接西瓜藤有什麼區彆?”

李建昆微微挑眉,沉聲道:“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就是說打一開始,你就不認為這個事是不對的。”

馮姓老者點頭道:“當然。”

李建昆追問:“包括其他一切資本行為?”

馮姓老者微微闔眼道:“非常之事除外,在我們的革命曆史之中,常常提到一句話‘特事特辦’,是一樣的道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的國家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在諸多方麵都特彆困難,而資本社會的一些速成方法,有時候效果確實立竿見影,比如說美利堅,一個移民國家,追根溯源也隻不過二百年曆史,能這麼快成為超級大國,資本手段居功至偉,因為資本的特性之一就是掠奪,但是我敢斷言,美利堅這樣的鼎盛維持不了太久,往後內部會有一係列的問題暴露出來,階級矛盾將是引發這一切的導火索,用咱們的話說,這叫拔苗助長,哪有好果子吃?”

“說回我們,任何一件事的起步階段,都是異常艱難的,遑論一個泱泱大國的複興?在此過程中,我們肯定會遭遇一重又一重的困難,有時候借鑒一些資本手段,達到解燃眉之急的效果,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絕不應該習慣而濫用資本手段,速成意味著後患。說來可笑,我泱泱華夏,擁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和智慧積累,犯得著去學西方那套底子薄得很的東西?”

見李建昆嘴唇翕合,馮姓老者打斷道:

“你不用開口,我知道你想說什麼,社製也是誕生於外國人之手,但我想說的是,社製的基本理念,與我們華夏自古傳承的一些對於美好社會的向往理念,是基本一致的。”

馮姓老者張口便來,“古有《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近代康有為著有《大同書》,書中設想,未來的大同社會是一種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沒有剝削的社會。中山先生的大同理想,主要內容也是:土地國有,大企業國營,生產資料私有製。”

“看看,我泱泱華夏,曆史何其悠久,底蘊何其雄厚,先賢智慧何其深遠?更重要的是,這些思想,與馬恩二人的社製理念的核心,基本一致,相互得到印證!那麼我們豈有拋棄這些精華而不顧,去膜拜西方那些糟粕的道理?!”

啪啪啪啪啪……

禮堂內爆發雷鳴般的掌聲。

摻雜著激動而興奮的叫好聲。

那些反對派的人,望向馮姓老者的眸子裡,充滿敬仰之意。

把道理說得如此透徹,不服都不行啊。

既是道理,更是雄辯。

這回看你李某人還能有個屁放?!

台上,李建昆望向馮姓老者,譏諷一笑,懂得還挺多,擱這玩斷章取義呢,麵對台下的反對派們皆是一臉幸災樂禍的表情,他清清嗓子道:

“我說兩點:第一,我絕對驕傲於我們悠久的文化曆史,並欽佩於先賢們的思想深遠。但是我想用剛才馮老您說的話,回應您,時代不同,那些思想我們隻能作為學習和參考之用,不能囫圇個地拿來當作真理。大同社會,當然好,況且您剛才也說過,這隻是先賢們對於美好社會的一種向往,向往!諸位有聽說過‘烏托邦’這個詞嗎?”

“第二,康有為和孫中山雖然都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壓迫、貧富分化、危機,失業等現象,有所批評不假,但是,他們的大同理想,基本上還是對資本主義製度的理想化。”

“康有為的現實主張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步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因而對自己的大同理想不願立即實行,主張經過緩慢的改良在遙遠的未來使‘君銜……徐徐儘廢而歸於大同’。”

“孫中山,則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按照《孫中山選集》裡所述,他要求他的大同理想,要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就付諸於實施,要求‘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

反對派的人,都有點懵。

絕大多數人有點腦門冒汗,實在沒料到這個李建昆,學識也這麼淵博。

虧得他們還想過來跟李建昆懟一把。

幸好有高手前輩先站出來,否則隻怕被懟得啞口無言的就是他們。

馮姓老者表情不變道:“我有說過把先賢的思想拿來當作真理嗎?我有說過要按照儒家思想、按照康有為的思想,按照中山先生的思想來發展我們的社會嗎?我隻是說他們的思想核心,與馬恩二人的社製理念基本一致,互相得到印證。時代不同,當然要與時俱進,我支持的是社製,當前時代,社製無疑是最優的製度。”

李建昆點點頭,“我也這樣認為。”

馮姓老者:“???”

突然就認同了?

台下嘩然一片。

奇怪的是,反對派那些人並沒有什麼驚喜,果不其然,死鴨子嘴硬的李建昆怎麼可能這麼輕易認輸,話還沒說完呢。

之所以沒有一口氣說出來,是因為李建昆很明白,接下來的話,將會引發怎樣的軒然大波。

不過他已經做好準備,還是得說。

事實再次證明,這個老杠精,單是用言語,是不可能被說服的。

又無法用物理。

那麼隻能用曆史。

“但是,馬恩提出的社製,並不一定就完全正確,按照紙張上的文字,生搬硬套拿來用,不懂得查漏補缺,不懂得根據自身國情去應變改良,即使是社製,也會走向滅亡……”

謔!

禮堂裡一下子炸開鍋。

一個個身形從座位上彈射而起,皆是怒放衝冠,手指李建昆,放聲怒喝。

“混賬!”

“誰給你的膽子,啊?!”

“從未見過如此狂妄之人!”

“非我族類,非我族類啊!”

還有些人一腦門黑人問號,不敢置信地盯著台上那個淡定從容,仿佛沒事人樣的家夥,這話都敢說?!

儘管姓資姓社的問題,已經爭論很多年,但是無論怎麼爭,爭辯的雙方隻是去爭一個好與壞的問題,甚至往往隻是一件事好與壞的問題,並且是那種沒有人會認為社製有問題,隻是在社製之下出現資本行為,好與不好的情況。

敢說按照現在的社製發展,會走向滅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