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集團改名為劉氏集團的消息不脛而走,但是由於蘇易塵的消失,很快便被大家都接受了,自此江城的蘇氏集團慢慢的消失,又多出了一個劉思達掌管的劉氏集團。
劉思達一直都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想要發展壯大自己的企業,但是當她真正的接受了蘇氏集團之後,他才發現,自己企業的發展麵臨著一個很大的難題。
由於之前的蘇氏集團是靠著生產醫療器械,作為他們最大的一筆收入,但是自從劉思達接手之後,他便很快搞明白了,他們所製作醫療器械的原材料,則要全部來自於楊國忠所掌管的楊氏集團總公司。
也就是說,他們的企業如果要擴大發展的話,就必須源源不斷的從楊氏集團總公司購買原材料才可以,不然的話,他們的醫療器械就沒有辦法製作,同樣的道理,他們的企業的活力也就無法在短時間內提升,這很讓劉思達頭疼。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令他非常的懊惱,那就是新任的楊氏集團總公司的總經理,也就是楊國忠的兒子楊子豪,又分明像是在為難他們一樣,似乎是為了打擊他們劉氏集團的發展,故意減少了原材料的供應。
由於他們劉氏集團現在主要是靠單一的經濟體,來維持公司的發展,如果這個單一經濟實體的源頭被掐斷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除了采取這個辦法之外,要麼他的公司是能夠加快轉型,要麼就是提高原材料的購買才行。
劉思達非常清楚的知道,楊國忠這個人可不好對付,江城的生意圈傳說這個人斂財無度,而且對於自身的利益特彆的看重,就是通常大家所說的吝嗇鬼,跟這種人打交道的話,人家根本不可能吃虧,這樣一來的話,由於他們劉氏集團是有求於人,所以如果想要從楊氏集團獲得什麼好處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跟他們楊氏集團的交流,劉思達發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楊氏集團似乎是在刻意的針對他們,不想讓他們在短時間以內發展起來,雖然不確定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但是劉思達已經在冥冥之中感覺到了這一點。
劉思達曾經拍著自己的助手,幾次去到訪楊國忠的楊氏集團總公司,但是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成效,他們也不肯退一步,或者是說提高原材料的供應,楊氏集團給出的理由是,原材料非常的緊張,但是根據劉思達的情報,其實楊國忠隻是把大部分的原材料,賣給了其他的醫療器械生產商。
由於劉思達的公司他才剛剛接手,所以一切可以說是都是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劉思達現在非常的清楚,公司如果想要發展起來,如果原材料的問題解決不了,那基本沒有什麼談判的餘地,而且他又是一個雄心非常強大的人,所以他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事態這樣發展下去。
這一天,劉思達將自己的助手叫到了辦公室,而且就在前一天,他們公司就開過一個會,主要就是針對楊氏集團原材料的供應問題,但是所有股東的意見都不一樣,不過大部分的股東還是保持著相同的意見,那就是對於他們楊氏集團采取措施,如果任由他們這樣囂張下去的話,他們可以找彆的客戶,但是對於他們劉氏集團來說,則已經是到了迫不及待的時候,要麼就是他們必須擁有一家,特意為他們提供原材料的公司,要麼就隻能讓楊國忠答應無限量的提供給他們原材料。
康先生自從蘇易塵離開之後,就一直呆在劉思達的身邊,可以說,他已經成了劉思達得力的助手,劉思達也非常喜歡他的這個助手,康先生不僅做起事情來,非常的謹慎,而且處理這些緊急的事情也是得心應手,這些都要歸功於他之前的經驗,在蘇氏集團工作的時候,康先生有關於生產上的這些事情,基本上都經曆過,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他對於江城還有鹽城的一些生意人的情況那些都是非常的了解,所以他總能在關鍵的時候給劉思達提出不一樣的意見,這讓劉思達非常的放心。
股東大會結束後的第二天,劉思達還在為了原材料的問題感到懊惱,因為他已經接受蘇氏集團有一段時間了,而在這段時間裡麵,他幾乎沒有什麼作為,甚至已經有股東提出了異議,大家討論要不要把它給換掉,劉思達當然是感覺到了危機感,但是同時他的心裡也產生了一股濃濃的恨意,那就是對於他們楊氏集團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