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299不同的世界,如果的曆史(二合一(2 / 2)

方嶽亦是相同模樣。

見禮過後,這位原本來建業主持第三座學宮創辦,但因東海意外變故而來幫忙的學宮祭酒言道:“天理中人,意圖動蕩我大唐地脈,導引天地靈氣入天理,此等掠奪行徑,斷然不行,多得天師府、天龍寺各位高人阻止,方才沒有釀成大禍。

為防止對方卷土重來,餘杭方麵葉族主和楚國老,都有意通過餘杭、明州兩個方向一起出擊,從源頭阻斷天理中人的妄念。

方某先行而來,晚些時候還會有更多人到。”

雷俊、妙心方丈自無不允。

雙方見過禮後,開始一同出海。

路上,雷俊等人交流對照餘杭和明州方麵的各種訊息。

“沒有天理那邊的史料文獻可供查閱,因而不好下斷言,但目前通過那些天理修士口中可知,兩方人間的曆史進程,到大漢皇朝末年時,仍大致相同。”

雷俊徐徐說道:“但在那之後……”

方嶽、妙心方丈都輕輕點頭。

當前是大唐皇朝第五位帝皇張晚彤當政之年。

因為先皇張啟隆同張晚彤是兄妹,故而當前仍是張唐宗室第四代人。

在大唐皇朝以前,曾有過大隋皇朝等等。

秦、漢曆代皇朝以降,直至如今,悠悠萬古,滄海桑田,不知發生多少變化,又不知埋葬過多少人。

大漢,亦是曆史上曾經鼎定江山多年的皇朝,曾經湧現過多位雄才偉略的漢皇。

而之後巨人倒下,亦曾在天下間掀起多年動蕩。

就雷俊所知,此方人間天地靈氣漸漸轉為稀薄,便是在大漢末年。

直至最近,人間天地靈氣潮湧,方才重新轉盛。

在大明皇朝流傳的史書記載上,與此亦大差不差。

但問題出在大漢皇朝倒塌之後。

大明皇朝所在人間,在那之後的曆史更迭,同雷俊、方嶽、妙心方丈等人所知,完全兩樣。

例如,王奉等人所熟知的曆史上,沒有出現過大隋、大唐等皇朝。

群雄逐鹿,另有英雄起。

按照年月對照,王奉等人所知曆史中,這個時候,應該是另一皇朝統禦人間。

其名為,大周皇朝。

又被後世的大明中人稱為後周。

時間上也不是完全同大唐平齊,而是比大唐略晚幾百年立國,在此之前則另有其他皇朝。

而兩方人間最大的差彆在於,大明那邊的曆史長度,比大唐這邊,足足多出兩千四百餘年。

反複確認這一點後,雷俊、楚昆、方嶽、妙心方丈、法明和尚等人不禁麵麵相覷。

大明相關史書記載中,後周皇朝滅亡後,取而代之者,稱大梁皇朝。

理學最初萌芽,便起自大梁。

但其後大梁皇朝為北境邊疆崛起的異族所覆滅。

其時正是馬踏江山,文華掃地。

異族以武立國,武道真意荒莽原始而又蠻橫霸道,對儒家修行者有極強的壓製和破壞力,對上其他道統修士,同樣強橫,最終成功橫掃天地。

不過,在其穩固江山的過程中,漸漸文武合流。

異族最終所建立的皇朝國號,亦取自中原文華大哉乾元之章句,最終定名為大乾皇朝。

而正是大乾皇朝崩滅後,大明皇朝立國。

前者國號源於大哉乾元一句,後者同出一文,源自大明資始之章句。

而在大明皇朝立國之後,又重新確立儒家理學道統為文華正朔。

正是在前朝大乾治下文武合流階段,儒家理學漸漸改良變化,終於不再那麼容易為大乾武道所克製,其後日趨完善。

楚昆目光一閃,看向自家師兄雷俊。

就見雷俊神情如常,目光在望著東海方向。

但雷俊視線所注視的方向,並非指向天理和大唐人間相連的虛空門戶。

而是望著長結島方向。

那裡的門戶所通向的破碎世界,據許元貞所言,是新形成的。

在大明皇朝的眼中,曾經橫行霸道的荒莽鐵騎或許尚存,而大乾皇朝已經成為曆史。

那麼長結島那邊通向的世界,是誰的手筆?

孤鷹汗國方麵,又是什麼情況?

“師兄……”楚昆悄然傳音過來。

雷俊不動聲色,暗中回應,但不答反問:“師弟,要是當年你沒來龍虎山,沒入本派山門,不知你會是怎樣的人生?”

楚昆沒有回答,但微微點頭,已明雷俊之意。

他當初如果沒來龍虎山入道門修行,那自然是留在蘇州繼續讀書,入族學,成為一名儒家修士。

雖然他有些自己的小秘密,但屆時成就如何,人生際遇如何,仍可能同現在完全兩樣,大致方向他能有些推測,具體細節和最終結果就不好猜了。

當然,人生沒有如果。

但是……

如果有呢?

大明皇朝那方人間,就仿佛是世界和曆史的另一種走向。

曾經大漢末年時,世界不知因何緣故,莫名拐了個彎。

時空,仿佛分叉,卻並行。

那個時候的典籍散佚嚴重,如今回首一片混沌。

即便天師府、天龍寺以及荊襄方族等地方,記載也不詳細。

或者說,曾經有過,但之後出現嚴重遺失。

但對照一下時間,彼時正是人間靈氣低落,而九天十地同人間來往斷絕的年代……

在那時,天地或許發生過更大的變動也說不定。

隻是不知,那分裂的時空與世界,是否存在同一人的兩個自己?

可惜年代如此久遠,當事人不可能活到如今,而大明皇朝那邊世事變遷,天下曆朝曆代多次大亂,同樣少有記載,流傳的許多事近乎神話傳說。

時間推移下,雖然地形地貌差彆極小,但畢竟已是兩方不一樣的人間,不一樣的世界,伴隨不一樣的曆史,如今生活不一樣的人。

除了最初時不好判斷疑點重重外,其後隨著各種曆史事件的變化,注定很多事都不再一樣,這邊曾經存在過的人,那邊卻可能從未誕生過。

但有些存在,則始終是獨一無二的。

比如,九天十地。

天理同大唐相通,也同大明相通。

再比如……天師府。

準確說,是天師三寶和萬法宗壇。

通過天理中人的口風,雷俊、楚昆得以知曉,另一方人間曆史上,曾經也有過天師府。

但是,在他們的世界裡,天師府早已消亡,連道家符籙派都沒落。

王奉博覽群書,通曉古今,還能認出雷俊的九天雷祖法象和鬥姆星神法象,但他也隻是在古籍中見過少許文字記載於描述。

當真親眼目睹,還是在天理和大唐相通,遇見許元貞和雷俊之後。

這世上居然還有另一方人間,最初對王奉等人而言,同樣是巨大衝擊。

在他們的固有認知中,天師府早已是個曆史名詞。

其消亡時間極早,更早於同這邊大唐相對的大周皇朝立國。

在那方世界,大漢皇朝覆滅後不到兩千年的歲月裡,天師府便衰亡。

漢朝末年,不知是何緣故,天師府失去萬法宗壇和天師三寶。

其後傳說中全靠天師府上三天高功長老身化宗壇,方才維係道統延續。

為發展計,天師府有能人北渡,前往北方,建立全新基業,稱天師道。

但天師道同龍虎山祖庭卻最終反目成仇,形成南北天師道之爭。

北天師道號稱除故龍虎山偽法,融入更多儒家經學文義,彼時同儒學名門世家和皇朝帝室合作,成功壓倒南天師道。

但隨著皇朝江山更迭,北天師道也很快消亡。

這道家聖地,在王奉等人的那方人間裡,終於成為曆史。

道家符籙派傳承也再不成大氣候。

雷俊、楚昆師兄弟二人聽下來,麵麵相覷,一陣無語。

妙心方丈、法明和尚也沒有任何幸災樂禍的意思。

因為在大明那邊,天龍寺也已經是曆史了……

比天師府相對來說強點的地方是,佛門發願一脈傳承不似道家符籙派那般式微,有其他新代表宗門崛起。

但天龍寺終究是沒了。

至於在那方人間的荊襄方族,則衰亡於大周皇朝和其後大梁皇朝江山更迭之際。

其後亦有血裔在,甚至到大明皇朝治下時,仍有人才湧現,但再不複昔年雄踞一方的名門盛景。

方嶽對此,淡然視之。

一行人神色各異,心事重重。

等到又有其他人來到明州一帶,了解大致情況後,心境起伏也都是極為豐富。

“竟有如此事……”一位楚族文士深呼吸,很快定住神。

妙心方丈:“幾位施主來了,實是再好不過,當前訊息,仍然太少,老衲以為,當進一步確認。”

來者一行人同雷俊等人見禮。

他們以三人為首。

青州葉族家老,葉炑。

青州葉族年輕一代最為出色的天之嬌女,素來同葉承並稱的葉瑤。

還有蘇州楚族家老,楚濤遠。

說來也巧,楚濤遠號養潮先生,正是當初天師府李外大戰時,私人來為李氏一族出戰的那位楚族家老,其人同李鬆是故交好友。

此刻麵對雷俊、楚昆二人,他態度倒是平和淡定,彬彬有禮。

不過,麵對另一個人,楚濤遠麵上笑容就淡了許多。

方嶽安之若素。

葉炑、葉瑤等人亦目光沉靜地看著他。

對楚昆,楚濤遠、葉炑等人很是淡定,談笑如常。

但對方嶽,他們是另一種態度。

不過,對著雷俊,葉炑麵上重新浮現笑容:

“種種蛛絲馬跡皆表明,此前餘杭一戰,天理中人有瞞天過海之意,借餘杭大戰掩人耳目,吸引我等注意。

真正的關鍵,卻在明州這邊,多虧雷長老在此,擊破其險計,葉某佩服。”

雷俊:“貧道師兄弟恰逢其會,葉居士過獎了。”

楚濤遠、葉瑤等人站在一旁,心中都在想同一件事:

八重天的理學大儒王奉,竟然被雷俊當場擊斃。

說雷俊能勝王奉,不算出乎他們預料。

但雷俊竟正麵強行擊殺王奉,叫對方連逃都沒機會逃,這就屬實駭人聽聞。

此前的龍虎山大戰,有雷俊仗天師劍督轉陰陽雙雷迎戰傅東森、洪婕的戰例,再結合天師印重歸龍虎山之事,雷俊最終修成陽雷龍和陰雷龍兩大法象,楚濤遠、葉瑤等人有心理準備。

但這趟他憑三大法象齊出速戰速決擊斃王奉,則叫眾人不得不再在心中調高對其實力的評估。

葉炑看著雷俊,忽然有些惋惜,又有些慶幸的感覺。

他和楚濤遠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生出相同念頭:

陰陽雙龍,雷動九天固然強悍,但陰雷龍畢竟乃雷俊個人新創,尚有許多待完善之處,即便如此,雷俊已經強到這般地步,如果給他修成龍虎合擊,那恐怕更加難製,還好,人力有窮儘之時……

PS1:7k章節

PS2:這章寫得比較慢,因為有很多需要仔細把握的地方,急不得也不敢急,寫下來其實仍有些不滿意的地方,但基本將想寫的東西寫出來了。

PS3:對了,差點忘了,大家元宵節快樂,祝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