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377太虛並蒂蓮(二合一章節)(1 / 2)

葉瑤等青州葉族子弟,針對山河地脈一點設置祭禮後,便即離開,前往下一個方位,再繼續設置相類似的祭禮。

眾多點位,震動當地一時,但暫時凝而不發。

彼此間,形成潛在的呼應。

同一時間,青州葉族之外,滄州葉族、幽州林族、荊襄方族和蘇州楚族,都安排有專人,在做相同的布置。

距今四十餘年前,先皇張啟隆在位時,各大世家聯手,便曾有過類似默契與合作。

最終結果,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接下來這四十年大唐時局的走向。

雖然,此後種種變化,未必全是五姓七望樂於見到。

曾經的五姓七望,甚至因此名存實亡,到如今隻剩四姓五望。

但時局如此變化下,他們需要重新再做準備。

等女皇傷愈,天師登臨大乘,亦或者唐廷中樞再湧現新的九重天高手,那他們這邊再多準備也無意義了。

雖然,如今的四姓五望,在此方麵,同樣存在分歧,各自籌謀。

好在如今大唐國運走低,山河不穩,謀劃起來比當年更易……

北地。

本該在北部海灣坐鎮的老人,這時卻悄然出現在幽州。

盛夏將過,天漸入秋。

葉默權靜靜望著遠方落日,觀夕陽西下。

幽州林族當代族主林嬛,這時現身,前來與葉默權相見:“世叔。”

葉默權收回目光:“玉京這邊準備得如何了?”

林嬛:“已經大體準備就緒,隻是……如今,是時機,還是危險?”

葉默權:“趙王殿下已有準備,屆時由殿下決斷便是,如果事不可為,我們莫要輕舉妄動。”

林嬛輕輕頷首。

她輕聲問道:“地海中傳回的消息,龍虎山玄霄子,當真身體不妥,傷勢未愈,可如果真是這樣,他為何堅持前往地海?”

唐曉棠已經先進去了,更攜天師劍一起。

隻要她不倒,對大唐人間而言,地海中的局麵就不至於失控。

“地海裡,有幫助他更快速痊愈的存在?”林嬛皺眉,望向南方。

葉默權:“不無可能。”

林嬛:“世叔您的身體當前可好?”

“實話實說,不如何好。”葉默權:“不過,為了這一遭,老夫已經做好準備,飛山那時的錯失,老夫不容再有第二次。”

林嬛很少聽葉默權的措辭如此激烈。

她隱約從中聽出些許彆的意味。

身邊的老人,似是做出某種決斷。

葉默權平靜看向身旁林嬛:“玉京當前身體如何?”

林嬛言道:“勞世叔記掛,我身體如今無恙,但無力去渡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間的天塹劫難。

除非當日之辱還予許元貞,否則想來終我一生,都再無希望了。

可惜,以眼前局麵論,不論是趙王殿下還是洛陽城中東宮裡那位登基,都仍會信重龍虎山。”

對這一點,不論林嬛還是葉默權,亦或者方景升、楚修遠和葉炎,都有心理準備。

龍虎山天師府,真正的大勢已成。

短期內就算趙王亦或者太子登基為新皇,大唐國師都仍然會落在龍虎山。

天師府也仍將是大唐第一修道聖地。

帝王心術製衡也好,當前九天十地乃至其他人間存在所帶來的機遇隱患也罷。

短時間內,這一點都不會改變。

除非,龍虎山天師府幾根頂梁柱自己塌在大唐以外。

於新皇而言,目標始終是當今長安城裡養傷的那位。

唯一存在少許懸念的則是,尚未修成九重天境界的當代天師雷俊。

他成就九重天大乘高真的影響深遠,偏偏當前還差最後半步,故而引人蠢蠢欲動。

對於被迫停滯在八重天巔峰,九重天無望的林嬛而言,相關感受尤為清晰。

但雷俊,就如同長安城裡養傷那位一樣。

四姓五望無不希望這二人徹底倒了。

但不能倒在他們手裡,至少名義上不能如此。

葉默權:“今朝局麵,不動則已,動必克之,如果真到了最後的緊要關頭,不論趙王殿下還是我們,都需要下些力氣才行,玉京,屆時如果有需要,還請你們幽州當機立斷,雖然有小宗並大宗的隱患,但總勝過空留遺憾。”

林嬛聞言,驟然沉默。

葉默權則神色如常,然後悠悠長歎:“我東西兩葉祖上,亦曾執掌連山多年,可惜種種原因,終究錯過,如今連山隱沒再不複見。”

林嬛片刻後,方才開口:“大同,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葉默權微笑:“最傷懷者,物是人非,若人還在,終歸好一些。”

林嬛輕輕頷首:“如今隴外可以不提,但荊襄那邊……”

葉默權:“映雲當前也到北邊來了,去同他談談吧。

如今的局麵,小宗並大宗的隱患,亦是細枝末節了。

當然,如果可以不走到那一步,自是最好,但有備無患。”

荊襄方族當代族主方景升,號天流先生,映雲是其表字。

葉默權視線南望大唐皇朝山川大地,語氣終於流露出幾分疲倦:

“滄海桑田,造化變遷,曆史大潮滔滔,衝刷淹沒無數時代與俊傑,我輩現如今,或是與時代大潮相抗,豈敢不儘力?”

林嬛麵上微微變色:“世叔?”

葉默權心平氣和:“有關那大明人間,還有大宋人間,玉京也留意過吧?”

林嬛微微頷首,麵色恢複平靜,但沉默不語。

葉默權的聲音繼續響起:“幾方人間,都是自漢末分流,但時間流逝卻不一,大明那方人間,比我們多兩千四百年的時光,大宋那方人間,也比我們多一千四百年的時光,對照他們各自曆史,有諸多不同之處,但也有部分相似之處。”

例如,不論是大明人間,還是大宋人間,都不再有五姓七望。

曾經屹立成千上萬年,經無數風雨而不倒的世家名門,最終都漸漸步向消亡。

在漢末曆史最初分流的時候,其他人間,也同樣各有五姓七望傳家。

但在各自悠悠歲月變遷中,這一切都成了曆史。

通過此前孤鷹汗國入寇以及同天理中小明廷打交道,葉默權等人亦掌握一些消息。

各大世家,在如今的大明人間、大宋人間,仍有血裔留存。

但早已不複先前雄踞一方領袖群倫的氣象。

“既然已經有諸多不同,那此事,未嘗沒有改變的可能。”林嬛言道。

葉默權重複先前的建議:“玉京,去同映雲談談吧。”

林嬛:“是,世叔。”

…………………

南海之濱,滄浪岩。

懸崖下,深海中,一朵碩大無朋的黑蓮,當前呈現閉合姿態。

黑蓮內,仿佛一重獨立的小世界。

眼下有一些黑衣僧人在其中,皆是大空寺門下。

這些黑衣僧人中,不乏上三天層次的大空寺長老。

但上至長老,下至弟子,所有當前身處黑蓮內的大空寺僧人,這時全部氣絕。

空蕩蕩的黑暗小世界內,遍地橫屍,不見活人,場麵詭異森然。

黑蓮之外,滄浪岩上。

遠方山巒中,兩個同樣出身自大空寺的僧人,正一起遠遠眺望滄浪岩方向。

“師父,這麼久還沒動靜,果然是出事了麼?”當中一個年輕僧人壓低聲音問道。

他身邊老僧神情嚴肅不語。

他們本就是來尋方丈圓滅等人。

出於謹慎考慮,一部分人前往滄浪岩下海灣中。

而他們師徒二人,則留在岸上,既是充當外圍警戒,也是提防滄浪岩下有埋伏,造成一網打儘的結果。

但現在看這模樣……

“難道說,方丈也……”年輕僧人麵現驚容。

老僧當機立斷:“不下去了,我們走,先離開這裡!”

師徒二人當即便要離開這片山嶺。

然而他們剛剛轉身,便見身後赫然立著一個青年僧人。

大空寺作為佛門兩大外道之一,排頭一號的宿敵,便是佛門正宗。

是以眼前青年僧人雖然久不在人間行走,但大空寺的老僧還是第一時間認出對方乃是天龍寺的法清和尚。

“法清,是你?!”老僧深吸一口氣:“本寺方丈,還有其他幾位師兄、師侄他們……”

對麵僧人不語,隻是佛光流轉下,在他手中隱約凝聚成一支金剛幢。

僧人一手持金剛幢,一手施觸地印。

傳說中地藏菩薩因立下要度儘六道中生死流轉眾生的大願,故而常現身於六道中,化作名號和形象各不同的六地藏。

當中有持地地藏,便是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如意寶印的形象。

而持地地藏專門濟度佛門六道之一的阿修羅道。

對麵大空寺這對師徒,修為實力同法清和尚相去甚遠。

觸地印一出,對麵師徒便齊齊栽倒。

接著金剛幢再一搖,佛光籠罩下,那兩人便全被法清和尚收到金剛幢內。

法清和尚再仔細檢查一遍周圍,不見有其他人的情況下,轉而回到滄浪岩下那巨大的黑蓮中。

看著早先近來又被他齊齊放倒的大空寺中人,法清和尚微微搖頭,將這些人的屍首全部收斂,然後雙掌合十,默誦經文。

誦經之後,他開始在黑蓮中邁步而行。

行進間,金色的淡淡佛光,充斥黑蓮內部的小世界。

佛光一部分撐起黑蓮,另一部分則在黑蓮中心處,凝聚成一尊高約丈六的寶瓶。

寶瓶出現,佛光便源源不絕。

但金色的佛光並沒有同黑蓮直接發生衝突。

相反,二者當前步入一個互相製約的短暫平衡狀態。

從外部看黑蓮,則沒有任何變化。

雷俊早先令黑蓮中蘊含的種種戾氣凶意為之收斂。

法清和尚這時再施法,外間的黑蓮和內裡的金瓶互相牽製,整體更加穩定。

先前,是不易為外界發覺。

現在,則是內裡如果出現某些變化,同樣會被局限在黑蓮內。

結束這方麵動作後,法清和尚出了黑蓮,又在滄浪岩附近等了一段時日,不見有更多變化後,方才悄然離開此地。

他收斂了自身身形,秘密前往南荒地海門戶所在,並悄然通過虛空門戶,前往地海。

從前,因為地海詭異躁動,其虛空門戶亦隨之動蕩不安,故而如有人來往於其中,則難免顯露身形,暴露自身行藏。

得益於雷俊在人間和地海內外一同布置法儀的關係,一定程度上製約了人間通往地海的躁動空間變化。

故而如今法清和尚行走於其間,可保不為人所知。

循著雷俊留下的線索,法清和尚收斂自身行藏,悄然來到地海中一處所在。

“大師兄,這邊。”

隻有彼此在,雷俊說話便沒有顧忌。

法清和尚沒有恢複做王歸元的模樣,外表仍如青年僧人一般,來到雷俊麵前:“這就是太虛並蒂蓮麼?”

這裡,是垂天七淵之一的伯奇淵。

天淵倒懸,水不落下。

淵中更分布眾多小島。

雷俊二人當前便位於一座島上,隨這垂天之淵一並,於整個世界來說,仿佛頭下腳上倒立。

島上某地,被雷俊法力凝聚符籙遮掩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