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青色蛟龍(1 / 2)

吃過飯以後,韓曉聲打電話給老爸韓梓君,了解老家的情況。

根據老爸所說,家裡的壓力很大,不光是養生湯的消耗太快,還有些年青的公子哥多次施加壓力,表達了想要入股的想法。

這些人倒不是空手套白狼,隻是想要投錢進來,可是有這個想法的人太多,沒法選擇。

韓曉聲考慮了一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頂著壓力了。

考慮到毛桃消耗太快,他下次去山穀世界時,恐怕不能再帶水了,必須要全部帶果子了,過年可以考慮把果子帶回去。

掛斷電話後,他想到好多天沒有碰到雷雨天氣了,不由有些奇怪,要知道瓊州在這個季節的雷雨應該比龍江要多的。

晚上看電視時,天氣預報說是明天將有大型雷陣雨,韓曉聲不由一喜,這真是想什麼來什麼。

晚飯過後,他就做好穿越的準備,在五層的客廳裡等待。

過了晚上十二點,時間已經到了第二天,天氣預報說早上有雨,韓曉聲索性不睡覺了,坐在客廳裡聽音樂,等待機緣降臨。

北鬥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因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鬥七星由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又稱作瑤光)七顆星組成,古代也分彆稱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傳說北鬥七星的每一顆星都有著它們自己的含義,從勺把開始,第一顆是力量之星,第二顆是智慧之星,第三顆是勇氣之星,第四顆代表著愛情,第五顆是幸福之星,第六顆則是災禍之星,第七顆星代表著劫後重生。

中國古代把恒星天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北鬥七星是屬於紫微垣的一個星官。據《晉書·天文誌》記載:“樞為天,璿為地,璣為人,權為時,玉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北鬥七星是天地秩序的製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北鬥指向而來臨的。

立春,為華夏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以北鬥七星鬥柄旋轉指向確定節氣,以鬥柄指寅為起點,北鬥七星鬥柄指向寅為立春。

寅,屬十二地支之一,五行為木,方位是東,四季為春。所以北鬥七星鬥柄指向寅代表著鬥柄指向東方。

2月4日,立春。

北鬥七星鬥柄指向了東方,預示著萬物複蘇、新的輪回開啟。

一直到早上5點,窗外才開始下雨,到了6點10分,鯤鵬居外已經是暴雨傾盆,屋內燈火通明。

韓曉聲坐在5樓沙發上,身邊的手機出現了倒計時畫麵:

“倒計時30秒,請做好準備”

“倒計時29秒,請做好準備”

...

韓曉聲趕緊背上背包,把需要帶的東西握在手裡,右手握著手機,靜靜地等待。

終於,手機顯示:

“倒計時結束,即將跨界”

手機畫麵開始閃爍。

身體周圍出現了一個旋轉的紫色的圈,光芒越來越亮,光圈越來越大,把韓曉聲籠罩在內。

韓曉聲看了一下時間,現在是晚上6點10分。

眼前一暗,黑白兩色的流光不斷從身邊往後飛逝。

還沒來得及感受身體的感覺,隻是刹那,眼前一亮,恢複光明。

韓曉聲發現自己站在草地上,還是上次回歸之前手機所在的位置。

看看周圍,一切依舊。

先觀察四周,熟悉一下1號山穀,上到山穀頂部,用望遠鏡觀察了一陣,感覺沒什麼危險,下到2號山穀裝了一大瓶泉水,又摘了些桃子、黑果、白果、藍果,放進登山包,準備在路上作為充饑的食品。

出了2號山穀,在山穀頂部找到路標,韓曉聲用工兵鏟開道,向著上次出現河流的方向狂奔。

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帶回去物資,時間不需要太長,不過按照時間比例,在這裡待上十多天是沒什麼問題的。

韓曉聲的體力已經極大地提升,胸前掛著望遠鏡,登山包裡裝著袋子、果子和泉水,背著沉重的登山包,感覺卻是很輕鬆,因此速度很快。

韓曉聲快速前進,沿途也不找路標,隻是認準方向前行,碰到大樹就做標記。

一旦餓了就吃水果,喝泉水,累了就休息10分鐘再前行。

沿途碰到了很多動物,小到鬆鼠和小白兔,大到豺狼虎豹,不過遇到大型動物韓曉聲就主動繞行,倒也沒有碰到什麼麻煩。

6天之後,韓曉聲聽到嘩啦啦的聲音,看來已經接近大河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