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咱們國內生產的矽晶圓,8寸就是最大尺寸了,這些12英寸的晶圓都是從國外進口來的。12寸晶圓,相比8寸晶圓,具有單位芯片的成本更低,可利用麵積更大,良品率更高等諸多優點,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瑞芯晶圓廠下一步就打算引入一套12寸晶圓生產設備,以滿足自身的需求。”喬瑞達隨口解釋了幾句,其實這條生產線上使用的12寸晶圓,都是他通過金手指複製出來的。不過這不是長久之計,喬瑞達已經打算在瑞芯晶圓廠的二期工程中,加入幾套12寸晶圓生產設備,以解決原材料來源問題。
三人參觀到半途的時候,碰到了王院士和周教授師徒二人。本來今天的發布會上,王院士也要上主席台,代表北大這個技術合作方發言的。不過王院士不喜歡麵對媒體和閃光燈,推掉了邀請。
胡總握著王院士的手,說道:“多謝王老將這條7nm芯片生產線的消息告訴我,今天親眼見到這些全球頂尖的芯片生產設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不虛此行。”
人到中年的何總走到王院士的身前,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老師,多年不見,您還是如此精神。還有周學弟,聽說你博士畢業後回北大教書了,難怪當初不肯接受我的邀請來海思工作。”
喬瑞達也沒想到,王院士和何總之間,竟然還有一份師徒關係,甚至周萬達和何總都是認識的,看來國內搞芯片的這個圈子還真是不大。
周萬達擺擺手,客氣的說道:“多謝學姐的抬愛,實在是我懶散慣了,適應不了海思的加班文化,這才拒絕了您的邀請,回到母校當了一個教書匠。”
王院士則和藹的笑了笑,說道:“在咱們國內,能沉下心來做芯片設計的人太少了,你和小何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現在瑞芯這裡有了更先進的7nm芯片生產線,空有設備,卻沒有7nm的芯片設計圖,那豈不是資源浪費。我思前想後,國內也隻有你們二人,有實力設計出7nm的芯片,這才將消息透露給你們。希望喬同學,不要怪我多嘴。”
喬瑞達趕緊擺擺手,說道:“沒關係的,胡總和何總都是我得前輩,也是我佩服的人。我費儘力氣,將這條7nm芯片生產線搞回國內,就是為了生產全球頂尖芯片的,這方麵還希望胡總和何總多多支持。”
“好說好說,據我所知,如今主流的EDA軟件,都不支持7nm芯片的設計,甚至支持14nm芯片設計的都少。在如此情況下,想要設計一款7nm芯片可謂是困難重重。”何總不愧是資深芯片設計師,直接點出了難點所在。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的EDA軟件,都是跟著當前主流的製程工藝走的,即使開放下一代製程的芯片設計功能,提前一個工藝節點就非常的不錯了。而從28nm到7nm之間,整整差了兩個工藝節點,任何一款EDA軟件都不會預設如此大的提前量。
“我們都知道晶體管尺寸越小,量子隧穿效應越嚴重,越容易漏電,製作出來的芯片越容易發熱,性能衰減越嚴重,能耗越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