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縱論民營航天(1 / 2)

曹逸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這才繼續說道:“如果火箭發射的時候,遇到一些技術故障,或者乾脆就是運氣不好,摔幾枚火箭,那又是幾個億打了水漂。像這種技術難度太大,風險極高的行業,一般民間資本很少去投資,除非國家有政策傾斜。”

聽完曹逸飛對航天領域的認知,喬瑞達不由在心底為他豎起了一個大拇指。不愧是航天專業人士,目光就是精準。現在國內的民營航天公司非常的少,喬瑞達有印象的隻有一家那就是06年成立的“黎明航空”,它是華夏首家民營航天公司,主要業務是研發、製造、和運營微小衛星,並未涉及運載火箭的研發和製造。按照原來的時間線,一直到明年,國家出台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製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

借著政策的東風,華夏商業航天的大門就此打開,之後幾年,上百家民營航天公司相繼成立,其中不乏對標Space X,砸錢研發運載火箭的鐵頭娃。像是被喬瑞達選中,作為瑞達航天首枚運載火箭進行複刻對象的朱雀二號,就是國內民營航天公司藍箭航天公司研製的中型液體運載火箭。能夠從Space X手中,搶到世界第一枚成功入軌甲烷火箭的名頭,其技術實力,還是很不錯的。

“如此說來,你不看好瑞達航天的發展前途?”喬瑞達進一步詢問道。

“恰恰相反,我很看好瑞達航天的未來,正是因為航天領域的進入門檻太高,試錯成本也太高,這才能擋住那些隻想賺快錢的資本,將競爭對手減到最少。不過我還是建議瑞達航天,從成本較低的固體小火箭入手開始研發,先把火箭研發、製造、發射、測控、入軌,這一整套流程跑通。等公司積累了一些技術儲備和經驗之後,再嘗試研發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成功率就能提高很多,風險也可以降到最低。”

曹逸飛說的這一套,就是後來國內很多民營航天公司走的道路,先從起飛重量30噸以下的固體運載火箭起步研發。成功之後,就能對外承接一些小微型衛星的發射業務,積累一定的資金,或者以此為基礎,找風投機構融資,進行液體火箭的研發,一步一步做大做強。

這是一般民營航天公司的正常發展路線,時間長,見效慢,唯一的優點就是穩健。如果喬瑞達隻是一個有些閒錢的普通富豪,想要創建航天公司圓夢,也會如此去運作。不管開任何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活下去,隻有活下去,才有機會去謀求發展,去謀求擴張,輕易冒險,是最不可取的。畢竟不是每一個創業者都有馬斯克的魄力,研發獵鷹火箭,連續失敗多次之後,依舊敢於砸上全部身家,去堵下一次的機會,也不是每一家航天公司,都是Space X,能夠經曆那麼多的挫折和質疑,而始終屹立不倒。

但是喬瑞達是普通富豪嗎,當然不是,他不但是一個重生客,了解未來幾十年我國民營航天的發展趨勢,還有一個功能逆天的金手指。對彆人來說,難度逆天,需要砸海量資金,進行研發的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技術,對喬瑞達來說,不過是動動念頭的事兒。甚至Space X公司的獨家秘技,降低發射成本的法寶——火箭回收技術,對喬瑞達來說也是唾手可得。有了這些技術的支持,再投入一定數量的資金和人才,一家技術先進,前景遠大的民營航天公司,短短一兩年內,就能建立起來。

喬瑞達從手裡幾份文件中,選了一份比較厚的,遞給曹逸飛,說道:“老曹,你先看一下這份技術文檔,你是專業人士,應該能夠明白,這份技術資料,對一家航天公司的意義。”

曹逸飛有些好奇的接過文件,翻開封麵,隻是看了一眼文件的標題,瞳孔就是劇烈的一縮。因為這份文件的標題,竟然是《一種火箭回收係統的設計方案》。翻到下一頁,是大段的火箭回收原理描述,理論基礎,計算公式,即使曹逸飛這個專業人士,看的都有些吃力,一些涉及到大量計算推導的內容,單靠心算也無法驗證。再往後翻,是一張又一張的設計圖,包括可折疊支架係統設計圖,空氣舵設計圖,控製電路設計圖,可多次點火的火箭發動機設計圖等等。再往後翻,曹逸飛甚至看到了大量定位係統和回收控製係統的源代碼。由此可見,這份技術資料,是何等的詳實可靠。

“喬總,這份技術資料是真的,你們是從哪裡搞來的?據我所知,全世界擁有火箭回收技術,並用於實際產品的,目前隻有Space X公司一家。但這份技術資料上的火箭回收方案,和獵鷹係列火箭的回收方案,又有著明顯的區彆,真是太奇怪了。”曹逸飛也算是個見多識廣的人了,但喬瑞達拿出來的這份技術資料,還是讓他頗受震撼。

“這份技術資料,是我們瑞達航天總工程師坎迪斯提供的,是他在歐洲的時候,帶領自己的團隊,研發出來的,為此我們支付給他3500萬的技術授權費用。”如此成熟的火箭回收係統技術,就不是一兩年時間內能夠研發出來的。為了讓瑞達航天的崛起不顯得那麼突兀,喬瑞達隻好將這些技術資料的來源,推到幾個次元傀儡身上,反正係統給他們設定的現實身份,都挺厲害的,有機會也有能力研發出這些東西。

“哦,購買這份技術資料,才花了3500萬,這也太便宜了。在我看來,如果這份火箭回收技術,能夠通過裝機實測,說是價值億萬都不為過。坎迪斯,聽名字是一個外國人吧,不知這位坎迪斯先生,是哪國人,以前在哪裡工作,能不能介紹我們認識一下?”對這位獨立研發出火箭回收係統的外國友人,曹逸飛也來了興趣,開口詢問起了詳情。

“坎迪斯是一位英國人,劍橋大學博士,曾經在歐盟航天局工作過,主要負責運載火箭設計工作。坎迪斯最近幾天,正在YQ區那邊,監督廠房改造工作,如果你想要見他,隻能等到你加入瑞達航天之後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