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怕的,放心吧!大宋言論自由,不會因言獲罪。”一年輕書生道。
同時,一老者對身邊學生解釋道:“想必你們也好奇。不過他們隻知其實,不知其理。”
見學生被吸引,他循循善誘,道:“婚育政策,其實是跟國家實力,發展掛鉤,也與國情有關。
如他們所說大魏,婚育比不少國家晚。而很多戰亂之國,十四十五結婚,亦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便在於,國家動蕩不安,或麵臨外族壓力,短期內急需大量人口填補。
而民眾朝不保夕,生活貧乏,若按大魏十七成年,大宋十六成年。當然,各國不一樣,王公貴族也會有不同。總體來說,一般十五到二十。
若民間按二十來算,其實太晚,多半十五六就結親。為何,因為百姓困苦者多,能成年者,不易,能至三十,五十者,亦不易。
所以若不早早結婚,斷了香火,可是大不孝。更何況孩童未成年前,夭折者多。並不僅隻早孕導致死亡率高這一原因。這是社會因素問題。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複雜的。
而大魏直接跳過這個階段,蓋因國力強大,領導高瞻遠矚,願為民謀福祉。這是極難得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聖人之言在前,但能真正去為者,不多;而為者能成就者,更少。”
“既如此,大宋也有此基礎,為何卻不為呢?”有學生不解問。
老者道:“所以說,國情。同樣一條政策,也許在魏國能行,富國強兵,但彆國照搬,可能就會引發不可測的後果。所以成之道,不在邯鄲學步,而在變通。變則通,通則變。
即無準繩而有準繩,有準繩而無準繩。不刻板,不唯一。
治國者,高瞻遠矚要;契合國情要。不脫離實際。堅定時不移,狂亂時不棄。有為而治,無為而法。”
“那老師,要怎麼做?”
“曆史皆有其發展的脈絡,讀史,可以明得失。”見學生不以為然,老者勸誡,道:“莫好高騖遠。知易尚且,行難,不知,豈非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