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被“警告”了的他們,很難再聚集如此威勢。有心無力中,一些人,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變局,正在打開。
賢王名義上作為三軍最高軍事統帥。實則上很清閒,軍務基本被他交給八大副將之二——郝元、忽誌處理。
兩人一善攻,一善守。皆有大將之風。一路行軍、守衛、防查、偵哨,做得滴水不漏,一絲不大意。
鳳揚暗暗點頭,魏軍強大不是沒有道理。大魏有完善的梯級軍官儲備,隨時能根據需要使用。
郝元、忽誌,一能忠實貫徹紀律,二能細節處顯真章。可見其水平。軍隊的強,可以是多方麵,但核心是鐵一般的紀律,能做到令行禁止,便是合格的將軍。
至於從細節出發,則是考驗一個將軍,對軍隊各項事務的熟悉,對外界環境的判定,要做到如臂指揮,因時因地製宜。不能在這些方麵下功夫的將軍,必定是個莽夫。
因為他不但不熟悉自己,更會輕視彆人的智慧,反過來也就是給自己埋下隱患。不知己還大意彼,縱能一時勝,難以常久勝。
鳳揚哪知道,其實郝元也在暗暗叫苦,平日裡哪會這般苛求。一切都是出於維上,以前也謹慎,但大魏自從建立後,便愈打愈強,幾無敗局。
一部分將領早已不如早期謹嚴。這是自信,也是隱患。尤其在賢王這裡,更是嚴重。
他強大的個人領導魅力,層出不窮的手段。幾乎讓西北鐵騎對他奉若神明。這是好事。但賢王已從中看到不安的苗頭。
隻是因大魏太強,外界將魏軍視若勁敵。不是未戰先怯三分,便是認為它太強,是需要他們仰望和超越的。
而魏軍的戰績又更加證明了魏軍自身的強大。
但身為魏軍掌控者,賢王自不這麼認為。他看到魏軍和大魏身上還有很多問題。他在一步步糾正和改善這些。
自家人知自家事。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他需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