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時間,薛延陀人便打造出兩百架攻城梯,主要集中攻打西城和北城,薛察柯也發現了西城頭要比北城高出五尺,唐軍似乎用沙袋加高了城牆。
就是五尺高度卻也大大增加了薛延陀軍隊攻城的難度,但西麵攻城卻又是最有利的,地麵平坦,雜草極少,不像其他三麵都地麵坎坷不平,不是麥田就是雜草地。
所以薛察柯還是選擇攻打西城,同時也攻打北城,分散城頭上唐軍的兵力。
晨曦破曉,進攻的戰鼓便敲響了,‘咚!咚!咚!'激烈的戰鼓震天動地。
一萬薛延陀士兵發一聲呐喊,他們扛著攻城梯,儼如洶湧的海潮,從西、北兩個方向向九原城狂奔而來。
城頭上,郭宋平靜地注視著敵軍的衝鋒,他作為主帥並不參與指揮某一處的防守,他需要統籌全局,並率領三百精銳士兵,準備隨時支援危急之處。
他手執弓箭,兩名士兵替他提著長戟,旁邊一名士兵緊張地盯著衝上前的敵軍道:“使君,他們要進入死亡線了!”
士兵所說的死亡線就是距離城牆三百步這個距離,唐軍在三百步到一百五十步之間布下了大量的淬毒蒺藜刺和陷坑,南北兩麵最多,東西兩麵也有不少。
郭宋點點頭,他沒有重型守城武器,隻能劍走偏鋒。
北麵士兵率先衝進了三百步線,這個距離唐軍弓箭射不到,還是一個安全距離,薛延陀士兵沒有任何擔憂。
忽然,近百名衝在最前麵的士兵紛紛摔倒,抱著腳哀嚎,他們大部分人都踩到了淬毒蒺藜刺,還有十幾人踩到陷坑,一腳踩下去,下麵的尖木刺瞬間刺穿了腳背,受傷之重甚至超過了踩中蒺藜刺,若不及時把木刺拔出來,一隻腳就廢了。
又奔跑出數十步,被淬毒蒺藜刺刺中以及踩中陷坑的士兵的越來越多,進攻的士兵一片片倒下,瞬間超過了五百人,薛延陀人恐懼了,前麵士兵調頭向回撤退,而後麵的士兵卻不知情,依舊向前猛衝,雙方交錯撞擊在一起,戰場頓時變得一片混亂。
負責北麵戰場指揮作戰的千夫長大驚,急令道:“收兵回撤!”
‘當!當!當!’收兵的鐘聲響起,北麵攻城士兵如潮水般後撤了,數百名受傷士兵也在同伴的扶持下,一瘸一拐返回後方。
與此同時,西麵攻城戰場上也出現了異常,不少士兵踩中蒺藜刺和陷坑,造成了近百人受傷,不過西麵撒布的蒺藜刺數量要比北麵城外少得多,對士兵進攻影響不大,並沒有阻擋住薛延陀軍隊進攻的狂潮,不過還是多少影響了一點士兵的戰鬥意誌,很多士兵都擔心腳下,唯恐自己也一腳踩空慘遭刺穿腳背的噩運。
這時,薛察柯忽然聽到了北城方向撤軍的鐘聲,他頓時大怒,“誰在下令撤軍!”
不多時,負責北城指揮的千夫長奔來稟報道:“啟稟主將,北城外的蒺藜刺太多,而且淬毒,已經超過一千士兵受傷,喪失了戰鬥力,卑職不得不撤回進攻軍隊。”
竟然超過了一千人,這麼多人數就值得商榷了,薛察柯點點頭,“既然北城進攻不利,那就集中兵力攻打西城!”
“卑職遵令!”
千夫長立刻奔去調兵,這時,西麵的薛延陀大軍已經攻到了百步線,負責指揮西城作戰的大將正是李季,他手下有兩千人,另外還有五百名冷槍手,冷槍手就是士兵的創新發明,躲在泥袋下麵,專門從瓦孔中冷刺攻城敵軍的下三路。
李季大喊一聲,“放箭!”
兩千士兵先充當弓箭手,他們人人手執步弓,將兵箭搭弓上弦,步弓射擊都是拋射,而且使用大型兵箭,兵箭要比一般箭更加粗重,從數十米高處落下,自身的重力加上鋒利的箭矢,摧破力十分強大,一般的皮甲根本抵擋不住,薛延陀人的小木盾也同樣難以抵擋。
兩千支犀利的兵箭如雨點般落下,射入密集的士兵群中,頓時響起一片慘叫聲,近三百餘人中箭倒地.......
城頭的箭矢難以阻擋薛延陀軍隊進攻的勢頭,他們繼續奔跑,在奔跑中不斷有人摔倒,這是踩中了蒺藜刺和陷坑,第二輪兩千支兵箭射出,數百名士兵倒下,但薛延陀大軍已經攻到城下了。
一架架攻城梯搭上城頭,數千薛延陀士兵瘋狂地向上攀登.......
李季大喊道:“換長矛,所有士兵就位!”
兩千士兵放下了弓箭,紛紛衝上泥袋上方,舉起一塊塊滾木石向城下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