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麵見新君(2 / 2)

猛卒 高月 4340 字 10個月前

這時,郭子儀在一旁道:“現在河西大雪,難以西行,郭使君隻能開春後出發,這段時間他一方麵要練兵,另一方麵也要解決個人的終身大事。”

李適正要表示恭喜,但忽然想到現在自己正在服喪期,不宜多談此事,他便避開此事,淡淡道:“郭使君還什麼彆的要求?”

“還有微臣希望能從豐州調一些將領,便於微臣儘快掌握河西軍,抵禦沙陀軍的春季攻勢,望陛下同意!”

李適有帶兵經驗,他知道這個要求不算過份,也算是正常操作,便欣然答應了,“準奏,你可把名單交給兵部,朕自會交代兵部。”

郭宋從懷中取出金牌,呈給李適,“這是先帝對微臣的信任,請殿下收回此牌。”

李適接過金牌,撫摸片刻,他眼中流露出傷感之色,又對郭宋道:“父皇並沒有取消你持金牌的待遇,朕收回這麵金牌,另外再賜你一把天子劍!”

“謝陛下厚愛!”

李適走到地圖前,他凝視著地圖道:“上次郭愛卿告訴朕,回紇會推遲攻打唐朝,而是讓沙陀進攻河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都被愛卿言中了,回紇對使團被殺一事保持了沉默,而思結部的使臣告訴朝廷,回紇軍隊在西方粟特地區遭遇到葛邏祿人和大食人前後夾擊,這是典型的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回紇和和吐蕃為爭奪河中地區打了十年,吐蕃敗回高原,回紇也同樣打得筋疲力儘,卻被葛邏祿人和大食人來摘桃子,現在回紇人無暇考慮報複大唐。”

郭宋看了一眼牆上的地圖,是河西走廊以南的地圖,他微微笑道:“陛下似乎更擔心吐蕃?”

李適緩緩點頭,“吐蕃對大唐會盟並無誠意,尤其兩個月前吐穀渾發生了內訌,親吐蕃的勢力獲勝,吐穀渾已經向吐蕃徹底投降,使吐蕃沒有了內部掣肘,大家都在猜測吐蕃下一步的行動,朕想聽聽郭愛卿的想法。”

郭宋沉思片刻道:“吐蕃位於高原,首先就占據了戰略上的主動,它出兵大唐的途徑很多,南詔、成都、河州、臨洮、河湟、河西等等,都可以成為它進攻大唐的出口,我們也隻能分彆駐防軍隊,但吐蕃和回紇打了十幾年的戰爭,最後戰敗,國力大損,人口稀薄,也注定吐蕃不可能全麵進攻大唐,微臣覺得,吐蕃會采取小股騷擾的方式,掠奪財物和人口,不可能再大規模進攻大唐了,朝廷是需要防範吐蕃,但也不用太過於緊張,更不需要投入太多資源。”

郭子儀讚許道:“陛下,郭使君說得完全正確,吐蕃國力疲弱,青壯人口銳減,確實很難發動大規模戰爭,否則他們就不會用挑撥離間的辦法,引起吐穀渾內訌,老臣也認為至少在五到十年之內,吐蕃高原會保持安靜,就像郭使君所言,小股騷亂不斷,大規模的戰爭沒有,我們確實沒必要把太多財力物力浪費在防範吐蕃之上。”

郭子儀的總結讓李適大為欣慰,他點點頭,“郭愛卿確實很有大局觀,一席話讓朕撥雲見日,朕知道該怎麼做了。”

..........

從禦書房出來,郭子儀輕輕歎息道:“又見明君,大唐中興有希望了。”

郭宋隻是笑了笑,曆史上這位唐德宗可談不上中興之君,性格剛而易折,銳有餘而韌不足,遇到幾次挫折後便偃旗息鼓,從此一蹶不振。

“天子既然任命我為甘州都督,恐怕我就不能幫老令公了。”

郭宋指的是郭子儀推薦他出任觀軍容副使一職,顯然不太現實,郭子儀苦笑一聲,“我知道,那就算了。”

事實上,郭子儀擔任這個職務也是一種臨時官職,一旦新帝皇位坐穩,他的使命就結束了。

郭子儀沉吟一下道:“去河西最重要是穩住邊疆,天子銳意十足,不會輕易在藩鎮事情上讓步,必然會有削藩的措施出台,大唐極有可能會爆發內戰,這也是削藩過程中難免的,但關鍵是邊疆要穩定,所以你去河西責任重大,你要記住,有的時候,最好防守就是進攻,防守不是被動,防守一樣能采取主動,就看你選擇什麼樣的戰術。”

郭宋默默點頭,他不得不佩服郭子儀深邃的目光,曆史上發生的一係列事件都被郭子儀言中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