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是用兩張氈毯前後輪換,叫做轉氈,那是鮮卑人的習俗,也影響到了唐朝,中唐後奢侈之風漸起,豪門權貴人家開始鋪設長長的地毯,而平民人家依舊保留舊俗,用兩塊氈毯前後輪流換,其實更多是出於財力不足以用長地毯。
反正不管是豪門還是平民,都要講這個規矩。
至於跨火盆,騎馬鞍,灑棗子、喂婆家飯等等風俗,這個根據各家的情況來定,並不是必選項,所以在郭宋這裡統統沒有,但第二個必須要做的規矩就是坐帳,在婚禮結束後,雙方親友祝福時舉行。
至於喝合巹酒,那並不是什麼規矩,是婚禮一個程序。
在歡天喜地的鼓樂聲中,馬車緩緩在大門前停下,十幾名手執大扇的喜娘跑了上去,用扇子圍成一個通道,薛濤在阿秋和小魚娘的扶持下緩緩走下馬車。
儘管大扇遮蔽得嚴密,但很多賓客還是能從縫隙中驚鴻一瞥,看見了新婦的絕世容顏,頓時驚為天人,忍不住鼓掌喝彩。
“新婦進府!”
司儀一聲高喝,薛濤在十幾名喜娘的簇擁下進了府邸,沿著紅毯向西院走去,走進了巨大的青廬中。
青廬裡已經布置好了,正中是一個鬥大的囍字,下麵桌案上擺滿了各種喜慶之物,大雁、百籽石榴、鴛鴦等等,兩邊各有一根巨大的紅燭,明亮地燃燒著。
兩邊是巨大的紅色垂幔,使整個青廬裡彌漫著喜慶的氣氛。
青廬有後帳,薛濤轉進了後帳,有專門化妝的喜娘上前稍微給她補了一點脂粉,喜娘忍不住讚道:“我給新婦化妝十幾年了,像你這樣美貌溫婉的新婦,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比得上宮裡的妃子了。”
薛濤淡淡一笑,“多謝誇讚!”
旁邊另一個喜娘也感歎道:“新郎也很年輕,聽說還是朝廷高官,而且能住這麼大的園宅,這樣的夫婿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薛濤臉上露出甜美的笑意,彆人誇獎她,她不在意,但彆人誇讚她的夫婿,她卻很開心,雖然誇得比較俗氣,但薛濤卻聽得出她是發自內心的誇讚,誰說不是,自己的夫婿遠遠不是那種權貴子弟所能比擬的。
這時,司儀在帳外問道:“新婦化妝好了嗎?吉時馬上要到了。”
喜娘連忙回答道:“可以了!”
這時,天已經昏黑了,天邊還剩下最後一點點餘暉,正是將黑未黑之際,青廬內燈火通明,照如白晝,幾乎所有的賓客都進了青廬。
前麵左右各擺了一排軟墩,女方的父母坐在一邊,男方那邊稍微有點滑稽,是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一個是郭子儀,他和郭宋確實是同族,有血緣關係,所以作為夫家長輩,同時他也是證婚人。
而另一個卻是公孫大娘,郭宋視師如父,公孫大娘作為師姑也是郭宋認可的長輩,如果不認識他們的,還會以為他們是一對老夫妻,是男方的祖父祖母。
司儀高聲道:“良辰美景,我們今天為一對新人祝福大婚,現在吉時將到”
司儀話沒有說完,外麵有人高喊:“天子賀禮到!”
眾人紛紛閃開一條路,郭宋連忙迎上去,隻見宦官霍仙鳴快步走進來,他抱拳嗬嗬笑道:“恭喜郭都督新婚,咱家特受天子委托,為郭都督奉上新婚賀禮!”
郭宋連忙抱拳回禮,“感謝霍公公前來!”
霍仙鳴笑著擺擺手,一名宦官捧著一隻玉盤上前,玉盤上竟然兩個五寸高的小人,白白胖胖,憨態可掬,都穿著新婚禮服,新郎是用黃金打造,而新婦則是白玉雕成,寓意就是金童玉女,旁邊還有一塊金牌,上寫天賜姻緣。
郭宋連忙接過玉盤,再次感謝,霍仙鳴又笑道:“咱家還要回去複命,就不打擾郭都督婚禮了。”
“請霍公公喝一杯喜酒再走!”
“郭宋連忙給張雷使個眼色,讓他重謝這位宦官。”
張雷會意,連忙將霍仙鳴請去了大堂,青廬內議論紛紛,誰也沒有想到天子竟然送來賀禮,新郎的麵子太大了。
郭子儀捋須微笑不語,看來天子對郭宋去河西寄以了厚望。
=====
【書友們元旦快樂!也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全家身體健康,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