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茶童帶來一名年輕男子,年紀和郭宋差不多,長一張方臉,眉毛又粗又直,頗有特色,但氣質很好,溫文而儒雅,光看相貌著實和氣質不配。
年輕男子向顏真卿躬身行一禮,“參見恩師!”
顏真卿笑著點點頭,對郭宋道:“這位便是甘州郭都督,年輕有為,他馬上就要去甘州赴任了,但身邊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幕僚,我想把你推薦給郭都督,你看是否願意,不用馬上回答,你可以考慮考慮。”
“學生明白了!”
郭宋在一旁笑道:“如果張兄決定去甘州,可以去灞上甘州軍軍營,一麵赤底黑龍旗便是甘州軍的軍旗,很容易看到,你就說找我,士兵會放你進營。”
“我記住了,容卑職考慮兩天!”
張謙逸向郭宋抱拳行一禮,便向顏真卿告退下去了。
顏真卿看著張謙逸背影笑道:“此人很能乾,尤其擅長處理繁瑣細碎之事,而且很有頭腦,是一個難得的幕僚之才,可惜幕僚也要論資排輩,他在常袞的幕僚群中,隻能做一個二等的幕僚從事,難有出頭之日,他跟隨你,對你們都是一個機會。”
“感謝相國的推薦!”
顏真卿點點頭,“我已七旬,精力大不如前,前兩天我向天子求骸骨,準我退仕回鄉,就看天子準不準了。”
郭宋笑道:“杜工部詩雲,人生七十古來稀,我也建議顏相國早日衣錦還鄉,頤養天年,好好享受天倫之樂。”
郭宋一番話說得顏真卿嗬嗬大笑,他見門口有人過來送官印,便拍拍郭宋的肩膀,“去吧!等你再回京城時,陪我去釣魚,咱們再好好聊一聊。”
說完,他從抽屜裡取出一本詩集,遞給郭宋,“這是老夫的詩文集,抄了一本給你,留個紀念吧!”
“前輩厚愛,郭宋當銘記於心!”
郭宋深深行一禮,告辭走了。
顏真卿一直把他送出吏部大門,這才回到朝房,他對張謙逸道:“你過來,老夫有話對你說。”
張謙逸連忙跟著顏真卿來到朝房,顏真卿坐下,問道:“你不妨對老夫說實話,是不是對我的推薦不滿意?”
張謙逸半晌道:“恩師的安排,學生怎敢挑肥揀瘦,隻是郭宋是不是太年輕了一點?”
“我就知道你有點看不上他,謙逸,你是我最得意的門生,當初也是我把你推薦給常袞,結果常袞栽了,他的幕僚走的走,散的散,隻有徐芳正跟在他身邊,最多也隻有機會做一任縣令,你的履曆上也留下了不太好看的一筆,我心中著實有點愧疚,所以我也想儘量彌補你,在我退仕之前給你安排一個好的去處,沒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一個好機會,所以我毫不猶豫把你推薦郭宋。”
張謙逸垂手站在一旁,低聲道:“學生的資曆確實差了一點。”
“不是資曆問題!你怎麼還不明白?”
顏真卿有點著急了,他歎了口氣道:“你以為元載和常袞都栽郭宋手上,隻是偶然嗎?我這樣告訴你吧!之前崔佑甫擔心郭宋太年輕,不適合出任甘州都督,他推薦朱泚出任河西節度使兼甘州都督,你知道天子是怎麼回答,天子說,朱泚的能力還不足以出任甘州都督,你明白沒有,在天子眼中,郭宋的能力還在朱泚之上。
這不是資曆,而是能力,誰想往上走,那他就得替天子解決難題,你說他資曆淺,當年他師父王忠嗣也是在他這個年紀率軍大敗吐蕃,資曆當不了飯吃,關鍵是能力,我可以肯定,郭宋一定會在三十歲時就獨鎮一方,成為節度使大員,如果那時你才想去給他做幕僚,還會有你的位子嗎?”
張謙逸幡然醒悟,躬身道:“恩師教誨,學生明白了。”
顏真卿點點頭,“你的同鄉曹萬年之前跟隨他,才兩年時間就出任榆林縣令了,比他高一屆的同科進士現在還在做主簿呢,我怕沒記錯的話,你和他也是一屆吧!”
張謙逸點點頭,“學生明經科比他高五十名!”
“就是吧!你跟隨常袞,連個幕僚從事都當不了,可人家曹萬年已經當了一年的榆林縣令,我馬上要把他調去張掖縣出任縣令,這也是天子的意思,張掖縣令由郭宋來任命,假如有一天郭宋率軍收複沙州,你覺得郭宋會推薦誰來出任沙州刺史?”
張謙逸聽得心潮起伏,跪下道:“學生願聽隨恩師安排!”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