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戰勝了兄長,奪回了藩鎮之權,但李納在這場兄弟內戰中損失慘重,加上李勉趁機率大軍掃蕩淄青各州,他部署在各州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滅,他手下軍隊隻剩下兩萬人,使他不得不投降朝廷。
按照朝廷的投降條件,他撤掉了各州藩署,廢除一切自訂的規矩,並裁軍一萬,使得他手中軍隊隻剩下一萬人。
但李納並不是真的裁軍,而是將一萬軍隊以州兵的方式分散到尚被他控製的登、萊、青、密、淄等五州,李納很清楚,一旦河北疫情結束,朝廷很可能還會對自己下手。
沒想到剛開春沒有多久,李納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
“簡直是無恥!”
大堂上,李納怒發衝冠,破口大罵天子李適,“虧他還是大唐天子,出爾反爾,他說的話哪裡還是什麼金口玉言,分明就是糞坑蛆蟲,就連豬狗都比他守信用!”
好在大堂內除了他的親兵外,就隻有幕僚吳善,吳善是李正己最倚重的幕僚,跟隨李正己多年,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支持李納上位,被李經投入監獄,險些殺死,又被李納花重金買通獄卒救出來,被李納封為首席幕僚。
吳善勸道:“殿下就算罵三天三夜也無事無補,現在當務之急是想應對之策,否則隻要殿下拒絕進京,朝廷就找到了發動戰爭的借口,時不我待啊!”
李納慢慢冷靜下來道:“先生說得對,我主要是氣昏頭了,現在我們該如何應對,請先生教我!”
吳善捋須笑道:“我之前給殿下講的故事,殿下忘了嗎?”
李納頓時醒悟,“先生說的是合縱破連橫?”
吳善微微笑道:“朝廷就是秦國,他們是用連橫之策,想各個擊破,光靠我們一家是無法抵禦朝廷軍隊,必須用合縱之策應對,聯合田悅、王武俊、朱滔和李希烈,我們五家聯手造反,是挫敗朝廷連橫之策的唯一辦法。”
李納負手走了幾步,有點擔憂道:“就怕他們不肯響應。”
吳善勸他道:“這裡麵田悅一定會響應的,他和我們是唇亡齒寒,我們被滅了,下一個就是他,然後就是王武俊。”
“王武俊可是殺了李惟嶽,他會響應?”
吳善冷笑道:“朝廷那幫文官還是書呆子一群,若我是朝廷掌權者,我會封王武俊為朔方節度使或者封他為太尉、平章事、大將軍、趙郡王,給他高官厚爵,讓他高高興興離開趙州。
隻要他離開了趙州,就是脫了水的魚,隻能任由朝廷宰殺,這才徹底削掉成德節度藩鎮,但盧杞那個白癡居然封王武俊為趙州兵馬使,成德節度府的四萬大軍還在他手上,簡直蠢到家了,這不是逼反王武俊嗎?”
李納緩緩點點頭,“我明白了,那朱滔呢?”
“殿下,朱滔這個人最奸詐狡猾,但他的野心比誰都大,他應該清楚,一旦淄青、魏博、成德三鎮被滅,下一個就是他的盧龍節度府,但另一方麵,他的實力也是最強,隻要殿下答應,將來奉他為帝,我相信他一定會起兵,吞掉義武節度府,他的目標就是河東了,老王爺早就告訴過我,朱滔一直對河東虎視眈眈,他如果得到回紇的支持,第一個稱帝的肯定是他。”
“最後還有李希烈,先生覺得他會跟隨嗎?”
吳善笑道:“李希烈這個人欺軟怕硬,他一定會趁機向朝廷申請恢複王爵之位,如果朝廷不睬他,他或許還不敢造反,可如果朝廷同意恢複他的南平郡王之位,他一定會看出朝廷害怕他跟隨造反,那麼他一定會跟隨造反,要麼向東攻打揚州,要麼繼續吞並襄陽各州。”
李納下定了決心,與其被朝廷剿滅,不如魚死網破,和朝廷拚了。
吳善又建議道:“現在要做兩件事,一是屯糧打持久戰,其次便是把各州軍隊召回,卑職建議殿下假裝答應入朝,然後拖延時間完成戰備。”
李納豎起大拇指讚道:“先生乃小王的諸葛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