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度年約三十餘歲,身材中等,長得溫文爾雅,他出身清河崔氏旁支,家境不太好,恢複科舉後,他考中了第一屆進士,出任延州膚施縣主簿,就是那時他娶了公孫亮的女兒為妻,有了公孫家族的財力支持,崔度一路升官,三年前出任綏州刺史。
翁婿二人在書房坐下,公孫亮問道:“賢婿對郭宋了解多少?”
“河西節度使郭宋?”
公孫亮點點頭,崔度不知道嶽父為什麼問這個問題,他沉吟一下,決定還是實話實說。
“郭宋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恢複北庭和安西,剿滅沙陀和葛邏祿,這一點我很支持,雖然他名義上效忠朝廷,但實際上已成為藩鎮,其實也無可非議,都這麼回事,不過有一點我不太讚成,他殺人太狠,黨項男子幾乎被他殺絕了,不少無辜者也被誅殺,太殘酷了一點。”
“如果他和朱泚開戰,你支持誰?”
“這個其實我都不支持,不過無可選擇的話,我還是偏向郭宋一點,畢竟他對漢人百姓還是很好,尤其六十幾萬流民被他安置得妥妥帖帖,就憑這一點,我還是願意支持他。”
公孫亮沉吟一下道:“有件事我沒有告訴賢婿,其實幾個月前,公孫家族已經完全投靠了郭宋,我還收到了郭宋的親筆信,他承諾將來推薦我的膚施縣公。”
崔度愣住了,嶽父家族投靠了郭宋,自己竟然一無所知。
崔度半晌苦笑一聲道:“如果嶽父投靠了郭宋,小婿似乎就沒有選擇了,不過郭宋和朱泚簽署了三年內互不侵犯的契約,我也無法公開宣布綏州歸屬河西吧!”
“這就是我來找你的緣故,你先看看這封信,是郭宋寫給你的親筆信。”
公孫亮從懷中取出信遞給女婿,崔度嚇了一跳,連忙接過信細看。
這時,妻子公孫氏給父親和丈夫送來茶,她也聽到一點點父親和丈夫的談話,她小聲道:“夫君,綏州百姓都很感恩郭宋,當年出現蝗災,綏州很多百姓都逃去豐州,得到郭宋很好的安置,後來他們陸續回鄉,一直對郭宋念念不忘。”
崔度看完了信,點點頭道:“娘子說得很對,我們不能和民心違背。”
崔度又問公孫亮,“嶽父大人應該看過了這封信,對吧!”
“確實看過,你怎麼決定?”
“請嶽父大人轉告郭宋,我願意支持他,他的軍隊可以隨時進入綏州,按照他的安排,我名義上依舊是長安的屬臣。”
公孫亮大喜,他了解女婿,女婿不會輕易表態,可他一旦表態,就絕不會朝令夕改,值得信任。
他又連忙道:“我估計郭宋是想用延福縣,我們來好好參詳一下,如何把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
郭宋率領的三萬騎兵抵達了綏州和銀州的交界處,黃河邊有一座大鎮,叫做匡州鎮,有近三百戶人家,天色已晚,三萬大軍便駐紮在小鎮外。
士兵們埋鍋做飯,給戰馬喂水喂草料,十分忙碌,士兵們每人都有一條睡袋,不過夏天炎熱,大部分士兵都直接用睡袋當墊子,露天入睡,四周有兩千巡哨騎兵在外圍放哨,監視著遠方的動靜。
這時,一名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一直奔到一頂行軍帳前,騎兵翻身下馬,高舉送信令箭對帳外親兵道:“請稟報使君,延福縣最新消息!”
親兵快步來到帳門前稟報道:“啟稟使君,延福縣有消息送來。”
“讓他進來!”
親兵將送信人搜了身,帶他進了大帳。
大帳內,郭宋正盤腿坐在地圖前沉思,他已經得到消息,三萬幽州軍進入了易州,很明顯,朱滔是想走飛狐陘進入河東,這個情報已是五天之前,現在幽州軍很可能已經出了飛狐陘,郭宋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太原元家。
這時,送信兵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參見使君!”
“一路辛苦了!”郭宋微微笑道。
送信兵取出一封信呈上,“這是張參軍給使君的信。”
親兵將信轉給郭宋,郭宋接過信打開,信中說,綏州刺史崔度決定全麵配合河西軍,這個消息很重要,意味著河西軍東征有了後勤重地,同時也意味著關中朱泚在關鍵時刻,將無法得知河西軍東進河東的消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