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幾大久負盛名的家族,充當其衝是太原王氏,太原王氏家族人才輩出,很多還是皇親國戚,像王維、王縉兄弟,相國王璵,還有眾多地方刺史,正是因為世代人才輩出,使王氏家族成為天下七望之一。
除了王氏外,還有武氏、溫氏、薛氏幾大家族。
郭宋重點考慮的兩大家族,一個是王氏家族,另一個便是薛氏家族,畢竟他妻子就是出身薛氏家族。
這天上午,郭宋來到位於城東的王氏家族大宅,王氏家族的祖宅位於太原府祁縣,在太原城內也有一座家族大宅,占地近百畝,另外王氏族學也在太原,培養了大量人才。
王氏家族的家主叫做王紘,是王維的四弟,年約六十七八歲,他這些日子正好就在太原城內。
聽說郭宋來訪,王紘連忙下令開啟正門,他親自迎了出來,王紘心中還是有點忐忑不安的,在之前的北唐政權中,他可是出任左相,元晉是右相,李誦廢帝後,他也辭職回家,但元家一直對他很優待,他很擔心郭宋會算清他之前的罪行。
郭宋抱拳笑道:“早就想來拜訪老家主了,今天才有時間過來,失禮了!”
“哪裡!哪裡!應該是老朽去拜訪郭使君,郭宋使君到來,令鄙府蓬蓽生輝,榮耀之極。”
“王家主太客氣了,郭宋擔當不起!”
“郭使君請進!”
王府正門吱吱嘎嘎開啟,王紘將郭宋請進了王府,兩人來到中庭貴客堂就坐,王紘又令侍女上茶。
其實郭宋和王家是有點過節的,主要是因為王縉倒台,不過過節是否還存在,還得看自身的實力,現在不是郭宋擔心過節,而是王家擔心過節。
王紘歎了口氣道:“元家原本是開國功臣,卻被一念之私背叛朝廷,以至於成為千古罪人,可恨!可歎!”
郭宋談談一笑,“元家如何評判,其實與我無關,那應該是朝廷關心的事情,我滅元家,僅僅隻是私人恩怨,不是元家殺了我,就是我殺了元家,僅此而已。”
王紘愣了一下,他忽然明白了,自己成為北唐偽相之事,郭宋根本就不關心,元家建立朝廷,在郭宋看來也和他無關,那是朝廷的事情。
王紘頓時一顆心落下了,他不由暗暗罵自己愚蠢,元家擁兵自立,建立朝廷,郭宋自己何嘗不也是如此,隻是元家在明處,郭宋在暗處罷了,他怎麼可能關注自己有沒有背叛朝廷?
想通這一點,王紘心情大好,立刻恢複了老家主精明睿智,他笑眯眯道:“郭使君來拜訪老夫,是在考慮如何穩定河東吧!”
“正是如此!”
王紘點點頭,坦率地說道:“其實幾年前,元玄虎也是用此事來詢問過我,我當時告訴它,大爭之世,要想穩定長久,還是要用晉人治晉,對於晉人,無論是世家還是普通百姓,他們的需求都是一樣,渴望政局平穩,不再有戰爭。
當時我告訴元玄虎,應該是晉人治政,元氏鎮武,但元玄虎並沒有接受我的方案,在北唐廢朝後,所有軍政要職都是由元氏子弟擔任,晉人完全被排斥出去,以至於元氏覆滅,沒有任何人肯幫助他們、同情他們,我希望使君不要在這個問題犯同樣的錯誤。”
郭宋完全接受王紘的建議,‘大爭之世,要想穩定長久,還是要用晉人治晉’,這句話說到他心坎上,他今天就是為這件事而來。
郭宋沉吟一下道:“這也是我今天來拜訪家主的主要原因,目前太原知府一職暫時空缺,我希望由王家來出任這個職務,家主肯出山當然最好,如果家主沒有時間和精力,也希望家主推薦一位精明能乾的王氏賢能。”
王紘大喜,沒想到郭宋會這麼心胸寬廣,竟然主動和王氏建立信任,不過王紘本人不想再出仕了,以免再被朝廷抓住把柄,他可以在背後出謀劃策。
想到這,他微微笑道:“老夫推薦四弟王紞,涇源兵變前,他擔任太常少卿,朝廷南遷後,他憎恨盧杞當權,便沒有跟隨去成都,而是回鄉辦學,由他來出任太原知府,我覺得是最適合不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