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東太原之戰最終震驚天下,朱滔被重挫,河西軍卻滅了元氏,占領河東道北部的一府八州,令各藩鎮側目,也讓朱泚震驚不已,但影響最大的卻是南唐朝野。
一連幾天,成都的街頭巷尾和朝廷百官都在議論太原之戰,如果說河西軍占領朔方使郭宋成為名副其實的西部之王,那麼河西軍攻占太原,剿滅元氏,就像一柄利劍直插中原,就像一隻遨遊於九天之下的大鵬,向天下發出了高亢的鳴叫,郭宋最終一步步成長起來,成為一座讓百官和世人仰望的大山。
不過,此時的成都朝廷卻若隱若現地浮動著另一種令人不安的陰霾,太上皇依舊控製著軍權,他利用宦官為監軍,控製著兩浙、江南西道以及嶺南道的軍隊,同時利用軍隊為抓手,控製著巴蜀以外的地方官任免以及財稅轉運,沒有太上皇的同意,哪怕一文錢也休想運進巴蜀。
而天子李誼隻掌控著成都和巴蜀兩道,南唐實際上形成了兩個權力中心,百官們這才明白,天子李適的退位,實際上是以退為進,並非真的願意放棄權力。
為了獲得江淮的鹽稅和兩浙的錢糧,天下李誼不得不向父皇妥協,讓出了相國的任命權。
禦花園內,李適拄杖緩緩而行,旁邊跟隨著他的心腹宦官霍仙鳴,李適擅弄權術,他不僅控製了軍權和相權,同時又在宮中設置了軍務參讚這個職位,協同參與天下軍事。
他讓霍仙鳴出任這個職務,無形中就讓霍仙鳴和宋朝鳳形成了競爭之勢,使宮中宦官分裂成宋黨和霍黨兩個陣營,平時爭權奪利,同時又能在他的協調下共同對付朝廷百官。
“陛下,獨孤立秋今天上午建議封郭宋為晉王,準許其開府置官,天子有點猶豫,但右相韓滉和左相張延賞都一致反對。”
李適有些不解道:“真是奇怪了,郭宋不是韓滉一手提拔起來的嗎?怎麼韓滉也反對此事?”
“韓滉自己說,他從來對事不對人,他以前支持郭宋鎮守邊疆,而現在郭宋勢力太大,有失控之危,這個時候隻能收縮其野心,而不能放縱。”
“收縮其野心?”
李適冷笑一聲,“郭宋已經坐大,怎麼收縮?虧他還是右相,難道他不知道這個時候隻疏而不能堵嗎?”
“太皇高見!”
霍仙鳴連忙拍馬屁道:“其實老奴也覺得韓滉這個時候抨擊郭宋,實際上是在推卸他當初推薦郭宋之責,天子太年輕了一點,看不透這一點,還是太皇目光如炬。”
李適走了兩步又道:“那些河北藩鎮哪個不是朝廷封的親王,封郭宋為晉王又有何不妥?不僅要封王,還要準許其開府置官,承認事實,做個順水人情,也算是籠絡他了。”
“老奴完全讚同太皇之見,與其讓朱泚封他為王,還比如陛下禦口親封,況且郭宋是外官,自然應該由太皇來任命,老奴建議搶在天子之前下旨。”
李適緩緩點頭,霍仙鳴還是很了解自己,把郭宋拉攏到自己這一邊,將來自己重登皇位,還需要得到他的大力支持,李誼沒有意識到郭宋號召力的重要性,還是嫩了一點。
沉思片刻,李適道:“朕聽說他建了天策樓,那朕就加封他為天策上將,準許其開府置官,如何?”
“太皇,好像偽朝張光晟也是天策上將。”
李適冷笑一聲,“他算什麼東西,也配稱天策上將,隻要郭宋封為天策上將,他就得改官換職。”
“太皇洞察世情,非常人能及也!”
當天下午,李適在內宮頒布太上皇旨意,表彰郭宋收複北都太原,剿滅叛臣元氏,特賜爵為晉王,加封天策上將,鼓勵其早日剿滅偽朝,光複大唐基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