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奴隸改為和莊園主的雇傭關係,奴隸人身獲得自由,收入得到增加,關鍵是晉王府各地控製的人口會增加三成,這對晉軍的實力擴大非同小可。
郭宋頒布的廢籍令在天下引發了軒然大波,支持者有,痛罵者有,質疑者有,但郭宋收複西域,遠征回紇,幾乎將回紇滅國,他的聲望在天下已如日中天,所以當他推出廢籍令,廢除了奴隸身份,罵歸罵,質疑歸質疑,卻沒有人敢用行動來挑戰他。
成都,一連幾天,天子李適都在大罵郭宋的擅自妄為,竟然沒有經過自己同意,就頒布了廢奴令,這可是會動搖國本的命令,應該慎之又慎,而且就算頒布,也應該是由自己天子令來頒布,他們一個晉王令算什麼?
當然,李適是不可能頒布這樣的命令,他自己的皇莊裡還有大量奴隸呢!說到皇莊,他的皇莊大半都沒有了,位於關中和洛陽的皇莊已經被朱泚收繳,隻剩下江南的幾座大皇莊。
李適這幾個月對郭宋極為不滿,根本原因還是關中兵敗,他想奪回關中,結果全軍覆滅,損失了三萬餘人,而郭宋明明可以奪回關中,他卻按兵不動,再拖下去,關中百姓對大唐的認同感,真的就漸漸淡了。
李適急得跳腳,卻又無可奈何,隻得每天在皇宮大發雷霆,大罵郭宋,使宮女和宦官們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這天上午,李適派人把右相張延賞和左相崔造找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這就是你們的後勤保障?兩個月了,兵部連一萬軍隊都招募不到,現在整個大唐隻有六萬軍隊,朱泚要攻打江淮和江南,你們讓朕拿什麼去應對?南詔暴亂,朕竟然派不出軍隊去鎮壓,還有西川節度府已經名存實亡,軍隊不足兩千,拿什麼去應對吐蕃的入侵?朕養你們兩個相國是用來吃乾飯的嗎?”
張延賞和崔造麵麵相覷,半晌,張延賞苦著臉道:“主要是這些年連續兵敗,實在傷亡慘重,我們的撫恤又不到位,導致百姓厭惡從軍,而且巴蜀這邊民風偏於安逸,普遍不願從軍,如果我們招募的條件高一點,或許有人會衝著錢從軍,但偏偏朝廷財政緊張,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財,百姓當然就不願意從軍。”
李適一拍桌子怒道:“朕不是要你們訴苦,朕要解決問題,招募軍隊怎麼辦?朕要求招募十萬大軍,你們才招募七千人,你們說,該怎麼解決?”
崔造沉默片刻道:“根本原因還是朝廷財政困難,之前微臣和張相國就提出了解決財力不足辦法,把所有的稅都交給朝廷,充足朝廷的財稅,這樣我們就能拿出更多的錢糧招募士兵,不說十萬大軍,五萬軍隊肯定能招募到,但陛下一直不同意我們方案。”
李適怎麼可能同意?商稅、間架稅、茶酒稅等等都是由北衙掌控,每年有幾百萬貫的收入,絕不大部分都進了李適的私人內庫,如果交給朝廷,他的私人收入怎麼辦?
這種嚴重損害他切身利益的方案,李適是絕對不會接受。
半晌,李適冷冷道:“朕就知道你們在打內庫的主意,朕就不行,鹽稅和田稅、戶稅都給了朝廷,你們還叫嚷不夠,你們究竟把錢亂花到哪裡去了?”
“陛下,朝廷的度支報告每個月都給陛下審批,朝廷收入多少,陛下很清楚才對,江都的鹽稅已經大半年沒有運送了,田稅根本就征收不到,朝廷就隻能靠官田租和房租以及戶稅一點點微薄收入來勉強支撐,維持朝廷最基本的運轉,可是們軍隊的支出,每個月軍俸就要二十萬貫,我們已經欠了三個月,士兵要鬨事了,還有朝廷百官俸祿,今年以來就沒有付過”
“田稅有問題!”李適毫不猶豫地打斷他們的話。
“剛到成都時,朕記得很清楚,每年朝廷田稅收入還有一千萬石糧食,現在怎麼越來越低,去年才三百多萬石,今年的夏糧已經收了,但田稅還不到去年的一半,這是什麼原因?明明沒有災害,為什麼會這樣低?”
張延賞歎了口氣道:“陛下,原因有很多,關鍵是土地兼並,現在自耕農的人數已不足我們剛到成都時的兩成,現在成都附近已經沒有自耕農了,權貴兼並土地後他們不交稅,還有江南那邊的土地兼並同樣嚴重,地方豪強大量蓄奴,都養有數百人上千人的武裝莊丁,地方官府根本不敢去收田稅,沒有了自耕農,當然就沒有田稅了。”
===
【今天還是兩章,不好意思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