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2 / 2)

猛卒 高月 5014 字 9個月前

眾人調轉馬頭向南麵奔馳,不多時王衛三人追上他們,大隊騎兵向南麵奔去,很快,數裡外出現了二十幾名吐蕃騎兵,他們的任務是截獲唐軍探子,二十幾名吐蕃騎兵也紛紛調頭向南奔馳,大約奔出十幾裡,前麵出現一條河,河邊有大片森林。

但唐軍騎兵卻不見了蹤影,就在這時,另一支吐蕃騎兵巡哨也趕來了,兩支巡哨合兵一處,足有五十人之多,人多壯膽,五十名騎兵催馬向森林內走去。

五十名吐蕃巡哨沿著小河而行,他們左右張望,尋找地上的馬蹄印,就在這時,忽然聽見對岸密林中響起一陣‘哢哢!’聲,緊接著二十支弩箭呼嘯射至。

吐蕃騎兵躲閃不及,紛紛中箭,瞬間十幾名騎兵被射落馬下,其餘吐蕃騎兵大吃一驚,倉惶向樹林內奔去。

他們也紛紛張弓搭箭,向對岸密林射去,但密林內一片漆黑,人影都看不見。

射落下馬的吐蕃士兵並沒有陣亡,他們呻吟著,艱難爬起身,企圖上馬逃生,這時,第二輪弩箭又射至,十幾名傷兵再度中箭,大多被射中要害,慘叫著倒地,這一次他們基本上活不成了。

吐蕃百夫長終於發現問題所在,他們是逆光,太陽直射他們眼睛,所以對方樹林內一片漆黑,而他們這邊樹林,陽光卻能照入,從對麵看得格外清晰。

百夫長暗罵一聲,喝令道:“殺上去!”

三十六名吐蕃騎兵呐喊著從密林中衝出,衝進水流湍急的溪河,向對岸密林殺去。

楊奇冷靜地望著敵軍殺來,喝令道:“放箭!”

二十名手下端起軍弩便射,二十支弩箭強勁射出,迎麵射向衝來的吐蕃士兵,吐蕃士兵的皮甲擋不住犀利的弩矢,奔在前麵的十名騎兵紛紛被射中,痛苦地慘叫,從馬上落入湍急的溪流中,立刻被水衝走了。

但另外二十幾名吐蕃騎兵已衝上岸,殺進了密林,唐軍騎兵從四麵八方揮矛殺來,一時間,密林內刀光矛影,兩支隊伍廝殺在一起。

兩支軍隊各有優勢,唐軍裝備明顯占據上風,他們是清一色的明光鎧,配橫刀、製式長矛、軍弩以及圓盾,裝備十分精良,而吐蕃巡哨都是皮甲,使用短劍,也是和他們生鐵產量極低有關,他們的生鐵基本是從唐朝掠奪,這些年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

但吐蕃士兵卻很適應高原作戰,體力充沛,作戰凶悍,唐軍隻是訓練有素,但在體力上天然不如對方。

正因為知道這一點,吐蕃騎兵才不顧,一定要和唐軍正麵作戰,企圖依靠充沛的體力獲勝。

激戰了約半個時辰,唐軍傷亡了五人,而對方則戰死十人,這讓吐蕃百夫長有點驚恐起來,對方比他想象的要強大得多。

吐蕃百夫長的經驗沒有錯,如果是普通唐軍,他們的體力確實支持不住半個時辰的高原激戰,但這支唐軍並不是普通唐軍,而是斥候唐軍,是唐軍精銳中的精銳。他們長期在高原上訓練,體力並不比吐蕃士兵差,這也是他們敢和吐蕃軍在高原激戰的底氣。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術配合,他們訓練過叢林騎兵作戰,叢林作戰的精要戰術便是兩兩配合,利用大樹分隔,可以從左右兩邊襲擊敵軍,當吐蕃士兵在和左邊一名唐軍士兵廝殺時,右邊就會有一支矛無聲無息刺來,一矛刺穿身體。

唐軍訓練多年,配合得非常默契,戰死的吐蕃士兵基本上都是被這種戰術所殺。

激戰近一個時辰,唐軍越戰越勇,吐蕃士兵卻傷亡慘重,隻剩下七八人,而對方還有十四五人,吐蕃百夫長意識到不妙,大喊道:“退出密林!退出密林!”

他們並不是想撤退,隻是打算換一個戰場,密林作戰,他們吃虧太大。

吐蕃軍向來死戰不退,他們隻能慘勝,拿著敵軍的人頭去報功,但如果傷亡慘重而空手回去,主將和副將皆斬,其他士兵貶為奴隸。

殘酷的軍紀意味著吐蕃軍作戰,要麼獲勝,要麼全軍陣亡,除非是主帥下令撤退,否則絕不會允許敗退。

吐蕃士兵卻撤退不出去了,唐軍已經將他們包圍,他們人數占優,便空出了五名士兵,這五名士兵躲在一片施射冷箭,令吐蕃騎兵防不勝防。

幾輪箭後,馬上隻剩下三名士兵,卻依舊強悍不退,楊奇很清楚對方不會投降,便喝令道:“全部殺死!”

斥候們一擁而上,十支長矛刺穿了最後三名吐蕃騎兵的身體。

這場遭遇戰,唐軍陣亡三人,重傷兩人,輕傷兩人,而對方五十人全部戰死,無一生還。

沒有了敵軍巡哨,唐軍斥候終於在晚上發現了目標,一支千人吐蕃軍駐紮在鹽湖東南二十裡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