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一步步走進,已經進入了兩百步線內。
“弓弩準備!”
三千名弩手刷地抬起了軍弩,冰冷鋒利的弩矢呈四十五度斜角指向天空。
一名中郎將高聲大喊:“射擊!”
‘哢!哢!哢!’一片弩機聲響起,三千支弩矢騰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箭雲,又如蝗蟲一般撲向列陣奔來的吐蕃士兵。
吐蕃主將大喊一聲,奔跑中的吐蕃士兵停住奔跑,單膝跪下,高高舉起盾牌。
‘嗖!嗖!嗖!’
密集的弩矢透過漫天飛舞的雪花,射進了吐蕃軍隊伍中。
一支支弩矢深深插進了泥濘的土地,插在高高舉起的盾牌上,吐蕃軍盾牌用鬆木為底板,上麵覆蓋了兩層堅韌的犛牛皮,十分堅固,一般的弩矢和箭矢都射不穿盾牌,而且盾牌較大,完全遮住了吐蕃軍士兵的要害部位。
這也是吐蕃和唐朝激戰百年,針對唐軍強大的弓弩而研製出的防禦武器,效果十分明顯。
一輪弩矢射罷,吐蕃士兵竟然無一人中箭,吐蕃領軍主將大喊一聲,兩千士兵再度起身,向兩百步外的唐軍殺去.......
郭宋的神情變得嚴峻起來,他意識到自己有點輕敵了,對方騎哨在樹林中被斥候全殲,那隻是因為他們不適應林中作戰,而唐軍卻很擅長,僅此而已,決不能說明吐蕃軍就是作戰能力低下。
從這兩千士兵的進攻,便可以看出他們動靜有序,章法分明,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難怪曆史上唐軍和吐蕃軍作戰總是敗多勝少,個人悍勇加上訓練有素,這樣的軍隊確實可怕。
雖然對方是用短劍和盾牌,這其實就相當於刀盾軍,隻要運用熟練,也並不比長矛的殺傷力弱,一旦進入貼身作戰,唐軍的長矛就會束手束腳看,而吐蕃軍的短劍盾牌卻能充分發揮靈活的優勢,這個時候吐蕃士兵的獲勝機會反而會更大一點。
郭宋打起精神,他已經知道自己輕敵,那接下來他就不會再有半點大意,他必須儘快發現敵軍的弱點。
“弩軍回撤,重甲步兵出擊!”
郭宋見弓弩發揮不了作用,便當即立斷,命令弩軍士兵撤回,三千弩軍士兵立刻化身為長矛步兵,在重甲步兵身後集結,護衛住重甲步兵的後背。
三千重甲步兵整齊站立,手中緊握陌刀,目光冷漠,毫無感情,他們殺了太多的敵人,見過太多的血腥,在他們眼中,前方殺來的敵軍即將變成一堆爛肉。
‘嗚——’
吐蕃軍中號角聲吹響,尚結讚見敵軍弓弩軍已撤,便立刻下令全軍出擊,一萬三千吐蕃大軍放棄戰馬,他們集結成步兵衝擊,大軍如海潮一般向唐軍殺去。
唐軍兩萬騎兵躍躍欲試,副將李冰喊道:“殿下,迎戰上去吧!”
郭宋冷靜得像山一樣,仿佛岩石般冷峻的臉龐波瀾不驚,他見敵軍雜而不亂,在奔跑上並沒有失去章法,依然是五人一組,唐軍貿然殺上去必然會失去陣型的依托,陷入混亂,郭宋已吸取了之前輕敵的教訓,這一刻他無論如何不會再輕敵了。
郭宋搖搖頭,厲聲道:“傳令大軍穩住陣型,不得混亂!”
這時,裴信帶著副將楊玄英上前高聲道:“殿下,請容卑職和楊將軍各帶五百騎兵出擊,衝亂敵軍陣型!”
這兩人都是善於騎射的猛將,他們的建議倒也可行,郭宋當即應允,“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