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2 / 2)

猛卒 高月 5210 字 9個月前

太白樓內人聲鼎沸,樓上樓下都坐滿了客人,而三樓的幾間雅室是貴客房,必須有一定身份才能使用。

在三樓的臘梅堂內,杜佑和潘遼相對而坐,一名美嬌娘負責給他們斟酒,杜佑品了品酒笑道:“不知為什麼,喝習慣了眉壽葡萄酒,對眉壽燒春卻沒有什麼興趣了。”

“那是因為你不好酒,好酒之人會嫌葡萄酒太淡,一定要喝燒酒才過癮。”

“或許吧!”

潘遼沉吟一下道:“今天聘請師資倒給了我很多啟示,我覺得我們是不是有點太狹隘了,對外麵的優秀官員都不太關注,一定要自己人或者自己培養。”

杜佑回頭對酒娘笑道:“你先退下吧!我們自己來,需要時會叫你。”

酒娘都很有眼力,知道客人要談正事,便起身行一禮退下去了。

待酒娘走了,杜佑這才道:“我覺得主要原因是現在的職官製度還不太健全,有點像東宮的官職製度,部司混在一起,這樣的好處就是用人少,緊湊,執行力高,但正因為架子太小,容納官員就有限了,我們當然要首先考慮舊臣,考慮自己培養的進士,沒有位子給外臣。”

潘遼歎口氣道:“但晉王殿下對現在的製度很滿意,很難勸說他。”

杜佑搖搖頭,“我知道現在的製度是顏相國策劃的方案,在河西節度府,這樣的製度確實非常適合,而且像白虎堂的設立,把侍中、給事中、判官三者的職權合為一體,厘清權責,判斷主次,簡直就是神來之筆,令人不得不讚歎。

但現在我們擁有的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州已上百,現有的製度確實有點局促了,匆促有餘而從容不足,太過於捏成一團,就缺乏一種向外的擴張力。”

“杜司馬應該清楚,有的事情我們不能做,畢竟晉王殿下是承認朝廷的,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了極限,再向前走半步,就是僭越了,晉王殿下說,這就是顏相國設計這個製度的精要所在,有朝廷之實卻無朝廷之名。”

杜佑將杯中酒一飲而儘道:“或許你說得對,是我考慮得簡單了。”

潘遼給他斟滿一杯酒笑道:“你的有些建議也不錯,等殿下回來後,我們大家坐下來一起商議,想一個好的辦法,怎麼把天下優秀官員為我們所用。”

杜佑沉吟一下道:“昨天韋渙來找我了。”

潘遼舉在空中的酒杯頓了一下,輕輕歎口氣,“他不好辦啊!”

“殿下有什麼說法嗎?”

潘遼苦笑一聲道:“殿下想用韋應物。”

韋應物是蘇州刺史,因為寫詩譏諷閹黨掌權,被宋朝鳳罷免,不久前剛剛回到長安,郭宋對他很欣賞,準備再啟用他,正好南唐刑部尚書韋渙也回來了,郭宋就有點猶豫了,一下子啟用兩個韋氏重臣,會引發其他世家的不滿,郭宋不得不慎重。

“我去和他談吧!殿下想怎麼用韋應物?”

“殿下想用他為京兆尹,杜文行出任肅政台關內行台宣撫使。”

肅政台並不完全是禦史台那樣職能單一,它其實是吏部監察署、兵部監察署和刑部監察署三者合一。

主要職責是監查官員、軍隊監軍和刑律要案複議,軍政民兼管,權力很大。

最初各地是成立巡查署,去年將肅政台的各地巡查署和尚書行台這個空架子合為一體,改為肅政台行台,巡查使也升級為宣撫使。

這主要是因為郭宋撤銷了各地的節度府,沒有了道這一級的官衙,晉王府下麵就是州,但道這一級又是客觀存在的,比如河西道、隴右道、朔方道、關內道、關中道、河東道等等。

那麼肅政台就在道這一級上設一個行台,行使監察權、監軍權和刑案複審權,這就比較合理了。

這其實就是唐朝的官製,和宋朝的官製相比,還缺了一個重要的轉運司,而唐朝這個權力是給鹽鐵監的,晉王府主要是因為漕運不太廣泛,主要集中在黃河和汾水,所有轉運權由戶部轉運署管轄,以後會慢慢移交給鹽鐵署。

“好吧!我和韋渙談一談,讓他稍安勿躁!”

潘遼淡淡道:“如果他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我相信殿下會給他一個安排,可如果他要求太高,我相信殿下同樣也會給他一個安排。”,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