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便讓朱泚頓悟,是啊!連大殺器鐵火雷都送到江南來了,他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
提到鐵火雷朱泚便是滿腔怒火,他們研究火器也有好幾年了,但到現在為止,隻造出過紙火雷,連瓷瓶火雷都造不出,更不用說鐵火雷了。
他惡狠狠道:“那幫吃乾飯的火藥匠可是下了軍令狀,如果年底之前再沒有突破,他們一個都彆想活了!”
提到火藥匠之事劉思古便是一陣歎息,前年朱泚也殺了四名火藥匠,結果其中一個叫做宋老橋的火藥匠是真正摸到一點門路的,是他發明了紙火雷的配方,但因為他太老實,功勞被軍器監令的親戚奪走,但遲遲研製不出鐵火雷的罪責卻推給他,把他和其他三人當做替罪羊殺掉了。
結果他們很快連紙火雷都造不出,才知道宋老橋是唯一會配火藥的人,而且臨死前他把備案的配方也換掉了,誰也不知道紙火雷的配方是什麼,朱泚知道真相後大發雷霆,將軍器監令和他的親戚一起處死,卻無濟於事,一切又得重頭開始試驗。
劉思古見朱泚在氣頭上,也不好勸他,隻能以後找機會再勸了。
“殿下,既然暫時無法攻打江南,不如先放幾年,等時機成熟再說。”
朱泚歎息一聲,“原本以為江南是個軟柿子,可以捏一捏,沒想到它卻是根硬骨頭,也罷,橫掃江北我已經知足了,江南就且放一放!”
朱泚隨即傳令二十萬大軍集結,返回洛陽。
七月初,晉王令也隨即下達到了孟津關,裴信和楊玄英因違反軍令擅自行動,兩人皆降職一級,裴信因為奪取懷州有功,剛剛才升為車騎將軍,結果又被降為衛將軍,楊玄英也由鷹揚郎將降為鷹擊郎將,不過兩人又因為奪取孟津關有功,兩人各升一級爵位,裴信由縣公升為郡公,楊玄英也由縣子爵升為縣伯爵,全軍每人賞賜十貫錢,記功三轉,一時間皆大歡喜。
七月中旬,朱泚大軍返回了洛陽,使洛陽的軍隊總人數達三十萬之眾,有了龐大軍隊為底氣,奪回孟津關的叫囂聲又開始沸騰起來。
但就在這時,晉王郭宋卻派人把朱泚母親的靈柩送來洛陽,這個小小的懷柔手腕連朱泚本人都看懂了。
他立刻召集幾名心腹重臣商議。
“我估摸著郭宋是在暗示朕,雙方可講和,說明他不想一直占領孟津關,大家說說呢!”
“陛下看得非常透徹!”
右相源休率先起身道:“這說明晉軍攻占孟津關的目的還是在逼我們退兵,一旦秦軍放棄攻打江南撤回洛陽,他們就要放棄孟津關北歸,但麵子上又放不下,所以郭宋希望和我們談判解決爭端,把太後靈柩送回,就是一種示好的表現。”
“源相國總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左相姚令言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打擊源休的機會,源休立刻對他怒目而視,“有本事你來說說!”
“我當然要說。”
姚令言冷笑一聲,站起身道:“源相國犯了一個大錯誤,他認為郭宋是在示弱,是礙於麵子不好主動撤軍,那就大錯特錯了,郭宋隻是在做利益交換,那孟津關換成另一種利益,而我們不知道他想要什麼利益,正如陛下所言,他送回太後靈柩是一種暗示,暗示我們派人去長安談判,如果他示弱,那應該是他派人來洛陽談判。”
源休怒道:“我幾時說郭宋是在示弱?你和我說的不就是一個意思嗎?自己沒有頭腦,剽竊了彆人的想法,還倒打彆人一耙,說的就是你這種人!”
“你們兩個不要吵了!”
朱泚頭很痛,每次商議大事兩人都要針鋒相對,雖然他不希望兩人團結合作,但也不願意麵對兩人無休無止地針鋒相對,你們兩個為什麼不背後鬥爭呢?非要當作自己的麵吵。
“劉軍師,你來說吧!”朱泚把球拋給了劉思古。
劉思古微微笑道:“兩位相國說得都對,現在是需要陛下做個決斷,是要攻打孟津關,還是接過郭宋的善意,用談判解決問題?”
朱泚想起了威力猛烈的鐵火雷,他心中著實有點發怵,半晌才道:“你們說說看,派誰去長安比較合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