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2 / 2)

猛卒 高月 5826 字 9個月前

“趕緊把香倒掉,把爐子裝箱給韋家送回去。”

“我知道了,我這就去找人搬。”

張氏剛要走,潘遼又叫住了她,“等一等!”

潘遼這時忽然明白了,一定是韋渙想謀參事位子,才想從自己這裡打開缺口,請自己給晉王殿下美言幾句。

這個韋渙怎麼就不死心?上次杜佑就給他說過了,不可能任命他為相,他現在出任資政就很勉強了,以他能力,下去出任刺史還差不多。

潘遼知道韋渙為人心胸狹窄,這樣送回去就是打他的耳光,這個仇怨就算結下了,必須要用一個穩妥的法子來處理這件事,最後彼此都不傷麵子,他也不會被人恥笑。

潘遼負手來回踱步,用一個什麼法子比較好呢?

..........

次日一早,新任京兆尹韋應物接到萬年縣令吳文政的報告,長史潘遼府中可能出現了盜賊,請韋應物務必親自去看一看。

韋應物著實不解,出現小蟊賊這種事情還需要自己親自去查看嗎?

不過吳文政的語氣中有點含糊,韋應物感覺到了什麼,決定還是親自上門去看一看。

韋應物隻有五十歲出頭,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他之前出任蘇州刺史,因為禦史孫應榮索賄不成,便向朝廷彈劾韋應物沉溺酒色,荒弛政務,加上之前韋應物寫詩譏諷閹黨掌權,宋朝鳳等人一直懷恨在心,有了禦史彈劾,宋朝鳳趁機罷免了韋應物。

韋應物回到長安不久,一直對他欣賞有加的郭宋便任命他為京兆尹,也算是對京兆韋氏的一個回應。

韋應物趕到了位於靖安坊的潘府,潘遼已經上朝去了,潘遼的次子潘昉接待韋應物。

“啟稟韋使君,昨晚午夜,家丁發現牆頭有黑影,大喊之下,黑影倉惶逃走。”

“既然黑影已經逃走,府中可損失財物?”韋應物又問道。

“回稟使君,府中不僅沒有損失財物,奇怪的是,黑影還丟下了一個大物件,我父親懷疑蟊賊還偷了彆家的財物,倉惶之下便遺落在我府上。”

旁邊縣令吳文政也道:“正因為案子有點蹊蹺,所以縣衙也沒有立案,特地請使君過來看一看。”

韋應物更加糊塗了,便問道:“丟下物件在哪裡?”

“在客堂,請隨我來。”

潘昉帶著韋應物來到客堂,隻見客堂桌上擺放著一座青玉香爐,韋應物心中‘咯噔!’一下,這座香爐何等眼熟。

他上前仔細看了一下,認出來了,果然是家主的紫金青玉爐,在紫金膽和青玉的映照下,點燃的香煙嫋嫋升起時是紫色的,正好應了‘日照香爐生紫煙’那句詩,一直是家主心愛之物,怎麼會在潘府?

韋應物看了看潘昉平靜的神情,又看了一眼吳縣令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他心中頓時明白了,這是潘遼在想個辦法把香爐還給韋家呢!

韋應物心中暗罵大哥做事魯莽,平時沒有什麼交情,怎麼能貿然送這麼貴重的東西給彆人,彆人敢收嗎?

“那你父親是什麼態度?”韋應物問潘昉道。

“我父親的意思,希望韋使君儘快把香爐還給失主,失主一定很著急,最好韋使君現在就把它帶走。”

韋應物無奈,隻得對縣令吳文政道:“你留下來繼續調查蟊賊之事,我來尋找失主。”

他一揮手,“把它帶走!”

一名強壯的衙役上前抱起香爐出去了,韋應物又對潘昉道:“請轉告你父親,應該沒有什麼事情,請他不用介懷,案子了結後,我再上門拜訪。”

韋應物匆匆走了,吳文政笑眯眯問道:“潘公子,這個案子還需要繼續查下去嗎?”

潘昉也笑道:“我的父親的意思,既然沒有什麼損失,也就不用立案了,浪費人力物力。”

“那好,我就告辭了,有什麼需要,及時和縣衙聯係,我們一定會全力相助。”

吳文政也拱拱手,帶著人走了,他心裡也如明鏡一樣,恐怕那座香爐和韋家有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