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2 / 2)

猛卒 高月 5121 字 9個月前

眾人看完了備忘錄,霍仙鳴冷笑道:“這個郭宋很狡猾啊!拿著稅製做文章,擺明了就不想把漢中還給我們。”

竇文場也道:“我建議我們就接受第二條,等我們軍隊重新控製漢中,我們想做什麼,還能由他來決定?”

“竇翁所言極是!”第五守亮立刻表態支持竇文場的建議。

第五守亮、張尚和焦希望三人在北衙內部的權力鬥爭中失利後,為了扳倒宋朝鳳,他們三人改變了策略,開始極力拉攏霍仙鳴和竇文場二人,這兩人掌握著軍隊實權,隻要他們五人結盟,宋朝鳳就必敗無疑了。

這些人的小伎倆宋朝鳳怎麼會看不懂,他心中冷笑一聲,任爾再三拉攏也無濟於事。

宋朝鳳冷冷道:“你們太小看郭宋了,以為他的軍隊真會退出漢中?他在南鄭城內不知道安插了多少內應?在險關要隘上不知道隱藏了多少軍隊?隻要我們的軍隊跑去接手,你們信不信,隨便找個借口統統殲滅,一個都休想回來,本來我們已經拿到的一萬五千漢中國軍已經賠乾淨了,我們還有多少家底去揮霍?”

“文珍,你說說看!”宋朝鳳的目光又轉向俱文珍。

俱文珍見眾人都向自己望來,他不慌不忙道:“其實第三個方案和我們無關,讓南衙自己去決定,他們想要那塊遮羞布,他們去任命官員,我們也不用出兵,不用去管漢中,至於漢中的稅賦損失,其實很小,占整個稅賦的半成還不到,不值得我們出兵去爭奪。”

霍仙鳴緩緩道:“話雖是這麼說,就怕漢中的低稅負會引發巴蜀各地不滿,會產生抗稅暴亂的。”

“那依仙翁的意思的呢?”宋朝鳳問道。

霍仙鳴長長的白眉一挑道:“我的態度很明確,漢中奪得回來,就恢複原狀,奪不回來,就徹底放棄,彆搞得同一個朝廷治下有兩個稅賦區,那會出大亂子的。”

霍仙鳴的建議顯然看得更遠一點,北衙宦官們都意識到,兩種稅製才是真正威脅他們利益的根本。

下午時分,王太後再次召集北衙和南衙重臣,商議郭宋的三個方案。

在出兵問題上,南北衙達成了共識,對方已經占據險要,此時出兵很難再奪回漢中,還會損兵折將,造成更大的損失,他們一致表態,不能再用武力來解決漢中問題。

王太後見眾人意見完全一致,她無奈,隻得問道:“郭宋的三個方案,各位愛卿可以接受哪一個?”

在三個方案表態上,南北衙卻有了分歧,相國張延賞主張接受第二個方案,在無法軍隊無法奪回漢中的基礎上,接受軍政分開,把軍隊駐紮權讓給郭宋,朝廷依舊保持對漢中的政務管轄,漢中實際還是歸屬於朝廷管轄。

張延賞的建議遭到了北衙宦官們的全力抨擊,宋朝鳳冷笑道:“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張相國真的認為漢中屬於朝廷管轄?朝廷有官員任命權,但郭宋有官員的罷免權,你覺得去漢中上任的官員實際上會效忠誰?我告訴你,他們會兩頭效忠。”

霍仙鳴也果斷道:“郭宋故意在漢中實行低稅負,用來刺激成都和巴蜀百姓,這一定會引發內亂,為了一點小小的麵子,最後卻導致內亂四起,這就是張相國想要的結果?”

俱文珍也道:“我認為這隻是張相國個人的想法,並不是政事堂的共識,涉及這種重大決策,我建議還是應該先在政事堂達成共識,以免造成誤判。”

張延賞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知道隻要拿到政事堂表決,那一定會否決自己的提案,三人否決,崔造棄權,最後自己的一票也無力回天。

王太後沉默良久問道:“那就這樣,什麼都不做嗎?”

宋朝鳳不慌不忙道:“我們並不是說要放棄漢中,隻是說要等待機會,比如朱泚大舉進攻關中,關中吃緊,郭宋一定會調漢中軍隊去救關中,或者請我們出兵助戰,那麼關中就回來了,這就是時機,所以現在暫時按兵不動,不代表我們放棄漢中,老臣覺得現在談論漢中其實沒有什麼意義,關鍵是郭宋的第四個條件,我們是不是要眼睜睜地看著他重建朝廷,另立北唐?還是繼續讓他名義上忠於南唐?”

“那依朝翁之間呢?”王太後問道。

“老臣認為,既然晉王是太後之臣,那就談不上漢中失守,至少漢中各城的城頭上依舊掛著大唐的旗幟,這隻是內部的一種權力鬥爭罷了,不應該這樣對待晉王,應該給他恢複名譽,除非太後希望見到北唐再次出現,那老臣也就無話可說了。”

“張相國可有反對意見?”王太後又問張延賞。

張延賞見一群老宦官都冷視著自己,他再回頭看了看,包括崔造在內的其他四相都沉默不語,張延賞自知再無力和北衙對抗了,隻得躬身道:“臣沒有反對意見!”

王太後儘管心中難以接受,但她也被迫無奈,隻得下旨加封郭宋為漢中節度使,節製漢中五州,並責令朝廷恢複晉王的名譽,嚴禁朝野再辱罵晉王,違令者,嚴懲不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