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文珍心中著實苦澀,他在巴蜀有太多利益,實在不想離開,但若不離開,郭宋又不會饒他,似乎除了離開巴蜀,他們已經無路可走了。
他隻得歎口氣道:“我沒有意見,兩位決定吧!”
霍仙鳴和竇文場對望一眼,一起欣然道:“那就這麼決定了,立刻收拾船隻,三天後啟程前往江南!”
..........
在俱文珍的脅迫下,王太後不得不下一份懿旨,巴蜀形勢不穩,朝廷決定遷都江南,三日後啟程。
這個消息傳出,神策軍將士頓時一片嘩然。
神策將士大多是巴蜀人,也有部分關中人,都各自有家小在巴蜀或者關中,聽說要遷都去江南,所有士兵都急眼了。
臨時軍營內士兵們大吵大鬨,都不肯跟隨朝廷去江南。
中軍大帳前,百餘名中下級將領聚集在一起,要求節度使李萬榮給個明確說法。
神策軍節度使李萬榮年約五十餘歲,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從軍三十餘年,在軍中威望很高,他原本是大將軍長孫全緒的部將,隨著長孫全緒、獨孤大石這些老將回家養老,他們這些盛年派開始展露頭角。
李萬榮資曆深,為人也不固執,能接受宦官的統帥,所以霍仙鳴和竇文場二人一致同意由他出任神策軍節度使,但神策軍節度使有三人,李萬榮隻是其中之一,為了區彆,大家都稱他為東節度使,另外兩人是中節度使沈銓和西節度使朱曜。
朱曜率八千軍在劍門縣投降了郭宋,現在掌權的節度使就隻有李萬榮和沈銓二人。
李萬榮走出大帳,將士們頓時群情激動。
“節度使,我們不去江南!”
“我們家在巴蜀,絕不拋家棄子!”
眾人的吼聲一個比一個響,李萬榮擺擺手,讓大家安靜下來、
“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大家也不要太著急,說是去江南,相隔萬裡,哪有那麼容易,我估摸著江南肯定是去不了,最多呆在荊南。”
“大將軍,荊南也是背井離鄉,我們走了,家人怎麼辦?”
一名將領怒道:“之前把我們家人丟在簡州,就已經過份了,現在還要我們離開巴蜀,誰也能接受?大將軍,這件事處理不好,軍隊要嘩變的!”
李萬榮臉色一變,怒斥道:“劉將軍,不要亂說話,當心我用軍法處置你!”
這名將領也知道話說過頭了,隻得低頭不語。
李萬榮狠狠瞪了他一眼,又對眾人道:“各位,我了解大家的心情,這件事我一定會反應上去,另外,我知道還欠大家三個月俸祿,我也要求上麵一並補發。大家都回去吧!我現在就寫報告。”
眾人吵嚷半天也隻能回去了,李萬榮回到大帳,他長子李乃上前低聲道:“父親,真的決定遷都江南?”
李萬榮冷笑一聲,“這群閹黨知道末日要到了,不敢留在巴蜀,要遷都江南,他們以為逃得過郭宋的手,還逃得過馬燧、劉洽他們的魔掌。”
“父親,軍心嚴重動搖,搞不好真會出現大量逃兵。”
“逃兵肯定會出現,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利益,你替彆人想得太多,還是替自己想想吧!”
李乃愣住了,難道父親也有想法了嗎?他遲疑著問道:“父親的意思是說,我們另有安排?”
李萬榮瞥了兒子一眼,冷冷道:“你年紀也不小了,這麼明顯的局勢都看不透?”
李乃心中惶然,連忙低頭道:“孩兒愚鈍,懇請父親教誨!”
李萬榮歎息一聲,搖搖頭道:“你還真以為郭宋是來抵禦吐蕃軍隊的?吐蕃入侵,給他找到了南下的良機,就算沒有吐蕃入侵,他也會南下了,《天下信報》已經替他做足了輿論,他的大旗一定是討伐閹黨,清君側,他早就等著這一天了,這些閹黨亂朝綱,殺先帝,荼毒大唐,天下早已不容他們,他們能逃到哪裡去?難道我們還要替他們殉葬?”
“可是閹黨作亂這麼多年,他卻一直視而不見。”李乃忿忿道。
李萬榮冷笑一聲,“閹黨替他毀了大唐,他求之不得,他已經是長安之主,難道他還想挽救大唐,甘心為臣?你不要再幼稚了。”
李乃這才意識到自己太幼稚了,竟然看不懂郭宋的野心。
“父親,孩子明白了,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李萬榮沉吟良久道:“擺在我們眼前有一個機會,就看我能不能抓住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