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後一時沉吟不語,應采和又問道:“小家夥怎麼樣?適應這裡嗎?”
“他哪裡都適應,隻要給他木塊,他沒有任何愁緒。”
王太後給旁邊宮女使個眼色,宮女會意,到後麵抱孩子去了。
王太後又緩緩道:“從前我給玄都觀和玉真宮都供奉過香油,但我不是修士,我想知道,一般修士能不能在玉真宮內修行?”
“當然可以,有過不少先例,天寶年間的玉真公主最初就是以女修士身份在玉真宮內修行,後來才正式出家,還有彭王妃,也在玉真宮出家,她也是修士身份在玉真宮住了三年,去年才正式出家。”
王太後咬一下嘴唇道:“你覺得我可以嗎?”
應采和一愣,“可以什麼?以修士身份住在玉真宮?”
王太後點點頭,“這裡我實在住不下去了,每天晚上我都睡不著,恐懼得渾身發抖,我什麼都沒有了,隻想安安靜靜頤養天年,可是這裡卻讓我安靜不下來。”
“這個”
應采和有點為難,對方畢竟是太後,是大唐名義上的最高掌權者,自己還真不好替她做決定。
“這是晉王才能做的決定,太後問我沒有用。”
“你幫我和晉王談談,所有的印璽我都可以交給他,如果需要出席什麼儀式,我可以出席,隻是我不想再住在大明宮了。”
王太後已經猜到應采和與晉王的特殊關係,她和應采和的關係很好,此時隻能哀求應采和了。
此時王太後有了充分的明悟,與其說她這個太後還有點虛架子的作用,不如說她的太後大印才有作用,晉王隻要拿到她的太後大印,她這個人在不在都無所謂,最多新年時露上一麵。
閹黨還不時找她下旨下詔,她也無不遵從,到了晉王這裡,她甚至連聽取國事的興趣都沒有了,既然都是走走過場,那還不如把太後大印直接交給晉王。
應采和想了想道:“其實隻是換個地方居住,我覺得問題也不大,我可以幫你說一說,但小皇帝怎麼辦?”
“他住在哪裡都可以,隻要保證安全,他住到玉真宮也不是不可以,或者住到興慶宮去,離晉王更近一點。”
住到興慶宮可不行,應采和答應過薛濤的,她絕不踏進興慶宮一步,住到玉真宮倒也不錯,自己可以隨時看到孩子了。
“現在我也不知道,這樣吧!等晉王回來,我找機會和他談一談,儘量說服他。”
這時,一名中年宮女抱著小皇帝李紋過來了,李紋看見應采和,忽然扔掉手中的木塊,張開了手臂要她抱,應采和頓時眉開眼笑,把李紋抱到自己懷中。
五天後,郭宋率領大軍凱旋歸來,大軍舉行了入城凱旋儀式,將士們受到了數十萬百姓的熱烈歡迎,朱雀大街兩邊擠滿了長安百姓,熱烈歡呼將士們的凱旋。
這種凱旋儀式非常重要,它是一種精神獎賞,甚至不亞於物資獎勵,給了將士們一種無上的榮譽感,即使年邁,他也能給繞膝的孫子們講述當年凱旋進城時榮耀。
“萬歲!萬歲!”
郭宋被親兵嚴密護衛,但他的大旗出現時,但依舊歡呼聲如雷,民眾們激動得振臂高呼,這是他們的君主,給他們帶來平安、帶來豐衣足食的君王,任何大唐皇帝在這一刻都變得蒼白無力,隻有晉王殿下才是他們心中的天子。
郭宋騎在駿馬之上,四周是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他卻在考慮新朝廷的構建,舊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他要繼續啟用,禦史台要建立了,肅政台雖然有一部分禦史台的功能,但肅政台還有監軍和複核刑獄的職能,這些都要分開,另外還要建立諫台,禦史台和諫台,一個對下,一個對上。
晉國之前的官製都是顏真卿建立的,官製建立的基礎是當時隻有河西走廊和隴右,所以將部寺合並,一官多職,儘量減少人員,減少機構,但朝廷重新在長安建立,從前的框架肯定不合適了,必須要恢複三省六部製,但以前的一些精髓還要保留下來,比如白虎堂,這些界定君權和相權的核查機構。
當然,白虎堂這個名字不太好,可以改一改,比如改成樞密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