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薇薇見母親又要瞪眼,連忙嚷道:“知道了!知道了!保證不再打探。”
從郭錦城的房間出來,郭薇薇一溜煙地跑了,她害怕父母再問她有多少積錢,她每個月的例錢都花得光光,一文錢都沒有存下。
薛濤望著她背影搖搖頭,“這個長不大的瘋丫頭,是要給她找個婆家收收心了。”
“還早呢!”郭宋笑眯眯道。
“哪裡還早,再過幾年就要到二十歲了。”
薛濤感慨一句,心思又轉回兒子身上,叮囑丈夫道:“夫君明天彆忘記問玉娘,城兒到底把錢花到哪裡去了?”
郭宋沉吟一下道:“我明天恐怕沒有時間,要不你明天直接問玉娘吧!”
“好吧!明天我找她。”
...........
次日一早,郭宋帶著潘遼和杜佑來到了玉真觀,郭宋來玉真觀當然是要考察太後在這裡居住的可行性。
郭宋已經派人向大明宮的宦官宮女打聽過了,太後在大明宮確實過得很驚恐,夜裡難眠,要好幾個宮女守在旁邊。
郭宋當然也希望太後過得長久一點,對自己有利,再有就是安全方麵考慮。
不過,郭宋內心深處還有一個不能對人說的隱秘,他希望王太後搬出大明宮,為自己將來入主大明宮創造條件,一旦王太後搬出大明宮,就不可能再回去了。
“殿下,讓太後住到玉真宮合適嗎?”
杜佑有點擔心,畢竟玉真宮隻是一個道觀,太後住在道觀,怎麼說都有點彆扭。
“杜相國是指哪方麵?”郭宋笑問道。
“卑職擔心天下人非議,如果太後想住道觀,不如直接在大明宮建一座。”
郭宋搖搖頭,“太後在大明宮遇到驚祟,為她的健康長壽,她確實不適合在大明宮住下去,這也是禦醫的意見,至玉真宮合不合適,我覺得隻是一個名份問題,給玉真宮一個名份,問題就解決了。”
潘遼也道:“殿下說得也有道理,太後經曆很多挫折,作為臣子,我們應該滿足她的心意,既然她一心想長居玉真宮,那我們就想辦法讓玉真宮的條件適合她。”
杜佑感覺晉王心意已定,他便不再堅持了,“好吧!我們一起想辦法。”
這時,應采和帶著一群老道姑迎了出來,杜佑可是認識應采和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應采和特地戴了一幅藏劍閣的小麵具,所謂小麵具,就是隻改變局部麵容,主要是眉眼,就算在玉真宮,她也常戴這副小麵具。
“貧道玉真宮青蓮,歡迎晉王殿下和兩位相國!”
郭宋微微笑道:“我今天帶著兩位相國來玉真宮,主要是考察建立新宮的可能,就要麻煩青蓮天師了。”
“能為殿下效勞,是貧道的榮幸,殿下請!兩位相國請!”
應采和讓眾道姑回去,她隻帶著兩名徒弟陪同郭宋三人。
“請問青蓮天師,我記得道宮北麵有一片空地,它現在還在嗎?”
問話的是杜佑,他果然沒有認出應采和。
應采和欠身道:“那片空地還在,已經被開辟為菜地,如果需要,隨時可以征用!”
眾人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前麵出現一堵圍牆,圍牆背後就是玉真宮的後園,也就是杜佑所說的空地,眾人走進一扇圓門,大片菜地便出現在眼前,占地足有二三十畝,整個玉真宮有百畝大小,這片菜地就占據了兩成多。
菜地裡種滿了蔬菜,差不多可以收成了,遠處,十幾名年輕道姑和數十名女修士正忙碌地采摘蔬菜。
郭宋見旁邊數十步外有一座土丘,土丘上是一座亭子,他信步向亭子走去。
走上亭子,郭宋向圍牆外望去,圍牆外是一條河,河邊生長著幾排鬆樹,但從鬆樹的縫隙望去,隱約可以看見河對岸也是大片菜地。
“外麵是哪裡?怎麼也是菜地?”
郭宋這話一出,眾人便立刻明白,晉王是嫌道宮的後園太小。
應采和搖搖頭,她也不知道那邊是哪裡?
杜佑是長安本地,他卻知情,他微微笑道:“殿下,原本包括玉真宮在內的兩百畝地,是武周控鶴監張易之的府邸,張易之被誅殺後,他的府邸被睿宗皇帝夷為平地,後來在河西岸修建了玉真宮,而河東岸的大片土地便一直閒置,後來安祿山占領長安,把這片土地封給了田承嗣,田承嗣隻在南麵建了四十畝的宅子,還有六十畝準備做後園,但還沒有動工,郭子儀就收複了長安。
按理,這片土地應該被收回官有,但田承嗣是魏博藩鎮,他一直堅持這片土地是他的私產,朝廷也承認了,所以河東岸的田氏府宅和這六十畝地一直保持著原樣。”
“杜相國的意思是說,後麵這片土地是田家的私產?”
“正是!”
郭宋淡淡道:“但現在田承嗣的子侄都被殺光,那又是誰繼承了這片土地和宅院?”
杜佑一本正經道:“自然是商宅署!”
三人對望一眼,一起大笑起來,說了半天,這是官府的土地和宅子啊!
郭宋當即對潘遼道:“這邊的後園隻有二十幾畝,太小了一點,然後把河東岸的土地和田家宅子一並劃給玉真宮,在這一百二十畝土地修建一座小型宮殿,儘快開工!”
潘遼躬身行禮,“卑職遵命!”
郭宋又對應采和道:“從現在開始,玉真宮改名為敕封玉真宮,不再對外,除了目前已有修士外,不再增加修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