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懷清精神一振,連忙問道:“我有什麼特殊本事?”
“將軍忘了嗎?桂州苗夷叛亂,百越人侵占梅關道、西嶺十三族叛亂,這三次嶺南夷人叛亂,可都是將軍率軍去平定的,晉王要穩固嶺南,肯定少不了和夷人打交道,這原本是尉遲家族的特長,但將軍也不差,隻要晉王殿下覺得,將軍能夠鎮住嶺南夷人,那晉王一定會特殊對待將軍。”
羅懷清頓時有一種幡然醒悟之感,說得太對了,自己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王凱又笑道:“隻要將軍及時寫一本平夷策獻給晉王殿下,將軍的特殊本事,晉王殿下也就知道了。”
羅懷清豎起大拇指讚道:“我若得勢,將來必重用先生!”
王凱笑而不言,等到羅懷清來重用自己,豈不是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事實上,王凱心裡很清楚,就憑羅懷清想擁兵自立的野心,就算他再有本事,晉王也不會再讓他回嶺南繼續重用,那肯定是一個隱患。
王凱並沒有告訴羅懷清,晉軍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規矩,降將都要先去演武堂培訓一年,再行任用,如果羅懷清知道這一點,恐怕他就不會輕易交出軍隊了。
羅懷清隨即寫了一封回信,說自己天天盼著朝廷大軍,儼如嬰兒盼父母,自己隻是擔心羅浮山夷人會替尉遲家族出頭,才按兵不動,防止夷人軍隊發難。
既然康大將軍相招,自己願意率大軍投誠朝廷。
兩天後,康保親率兩萬大軍抵達增城,羅懷清率眾出城歸降,隨著羅懷清的投降,嶺南的三股勢力均告平定。
康保隨即派一萬軍隊跟隨劉家的船隊北上,平定嶺南需要三萬軍隊,但長駐嶺南就不用了,兩萬軍隊足夠,至於降軍則可以訓練為水軍,所以一萬軍隊就需要返回中原了。
隨同船隊一起北上的,還有羅懷清等一班降將,按照晉軍的規矩,所有降將要去演武堂培訓一年,然後重新安排官職,至於他們還能不能再回來,那就不知道了,當然,等他們穩定後,他們的家眷會一並送來團聚。
羅懷清這時才意識到,自己被王凱坑了,王凱根本就沒有說要去長安培訓之事,為什麼曾靖海就沒有隨船北上,自己卻要跟船北上,完全沒有特殊待遇。
他心中惱恨之極,卻又無可奈何,隻鬱鬱不樂地上船離開廣州北上了。
.........
這天中午,長安的兩張報紙《天下信報》和《長安快報》同時登出一條消息,朝廷軍隊收複嶺南,晉王殿下任命康保為嶺南經略使,李鴦為廣州刺史。
如果早幾年,這條消息還會讓長安百姓敲鑼打鼓慶祝,但隨著晉軍統一河北,收複巴蜀,攻占襄陽,進駐江南,導致長安百姓對這種消息有點麻木了,看一眼就過了,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在有心人眼中,嶺南回歸則意味著巨大的商機。
張雷一陣風似的衝進了李安的府宅,一直跑到後宅,管家在後麵追趕也沒用。
張雷不至於直接闖彆人房間,他站在院子裡攏手高聲喊道:“老李,老安子,你在哪裡?”
“你在鬼喊什麼?”
李安拿著魚竿從一簇灌木叢後麵繞了出來,沒好氣道:“是不是又有什麼賺錢的機會來找我?我不是給你說了嗎?我現在引退養老了,你找彆人折騰去。”
“你才六十幾歲,養什麼老?快來坐下聽我說。”
張雷把李安拖拽到一套石桌石凳前,兩名侍女連忙給石凳鋪上軟墊。
李安掙不脫他的手,隻得無奈坐下,“你把手放開好好說!”
張雷連忙放開李安的手腕,把報紙鋪在桌上,指著最上方的一條消息道:“朝廷收複嶺南,你看到這條消息沒有?”
“我昨天就知道了,有什麼奇怪嗎?”
“什麼奇怪?”
張雷怒道:“趕緊把劉家的買船契約簽了,再晚一點,就沒咱們的份了,”
前些日子,劉尚東在曲江池畔買了一座園宅,正好是李安府隔壁,劉尚東來拜訪李安時,正好張雷也在,劉尚東閒聊到他們家族有一批海船想出售,讓李安和張雷都動了心,一共二十艘五千石大海船,七成新,價格也談好了,以每艘八千貫錢的價格出售,這隻是新船價格一半還不到。
雖然價格什麼都談好了,但因為還沒有看到實物,所以轉讓契約也遲遲沒有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