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房內,郭宋聽完了潘遼和李維瑾的彙報,他想了想道:“把他們按照甲級官匠管理,放在鹹陽縣,另外在鹹陽給他們家族一座大宅子,至於店鋪,西市或者西安門外大街,他們可以任選一處,按照官價租給他們。”
從太原時代開始,晉國的官匠就分為甲乙兩個等級,其中甲級屬於頂級官匠,掌握著最高等的機密技術,比如火藥匠、火器匠、陌刀匠、弓弩匠、冶金匠等等,他們待遇優厚,官府解決住宅和孩子讀書,另一方麵,他們也不太自由,不能隨意外出,不能隨意和其他工匠交流等等。
李維瑾又道:“卑職問過了,宣皮紙就是他們家主用二十年時間研製出來,也是他們家族的最高機密,配方隻有兩個人知道,加上八名工匠,一共隻有十人參與造這種宣皮紙,他們把全部三百斤宣皮紙都給了朝廷,本錢就是十貫錢一斤。”
郭宋沉思片刻道:“配方朝廷一定要拿到,這樣吧!西安門外大街送給他們一間沿街鋪子,然後在長安再給他們一座兩畝的院子,作為配方和三百斤紙的補償,如果他們要解決族人的住房,可以提供鹹陽的官租房,或者長安居安坊提供官租房,他們自己選擇。”
“殿下,造紙工坊也放在鹹陽西豐坊嗎?”李維瑾問道。
西豐坊是朝廷的軍器監工坊所在地,朝廷的重弩、陌刀以及鐵火雷的外殼都在那裡製作,那裡生活著數千名頂級工匠。
郭宋點點頭,“宣皮紙可以放在西豐坊,他們家族其他宣紙則放在彆處,如果品質不錯的話,朝廷也可以長期采購。”
“微臣明白了,西豐坊正好靠河邊有塊空地,卑職明天帶他去現場看一看。”
李維瑾遲疑一下又道:“另外,他們家主還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這種紙的官方名稱用他們家鄉來命名。”
郭宋微微笑道:“這個要求不算過份,他們家鄉叫做什麼?”
“微臣問過了,他們家鄉在宣城縣長慶鄉獨龍山村。”
郭宋笑了起來,“獨龍紙,這名字不好聽,鄉名還可以,那就叫做長慶紙,這個名字不錯,告訴他吧!官方名字可以叫做長慶紙。”
........
一個月後,大額錢票和銀票正式發行,由長安八大櫃坊代為經營,銀票有三種規格,百兩一張,五百兩一張和一千兩一張,錢票也是同樣,分百貫、五百貫和千貫三種,商人根據需要兌換,可以轉讓,但轉讓需要雙方在票據背麵簽章,但轉讓最多不能超過五次,各個櫃坊見票即兌付,由戶部左藏署進行統一清算。
與此同時,票證稽查署也隨之成立,晉王郭宋也簽署了有關錢貨票據的律法條文,對造假者和仿冒者製定了極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銀票和錢票的推出,可以說適應了市場的需求,得到了商人的極大歡迎,尤其是無條件兌付這一條,解除了商人們的後顧之憂,銀票和錢票一推出來,立刻受到了追捧。
當然,戶部也做了大量的細致準備,光樣本就推出了幾百套,送到各大櫃坊的分店,在兌付時參照,隻要紙張一致,金紋一致,那就沒有問題。
另外,戶部還給了各櫃坊一套號碼冊,每張銀票和錢票都對應著九位號碼和發行日期,也就是說,造假者必須拿到一張真票,才能進行克隆造假,否則造一張百兩銀子的假票,隨便編一個號碼,很可能這個號碼不存在,或者號碼對應的是五百兩銀子的銀票,就立刻露餡了。
長安光德坊一座緊靠西市的老宅內,幾名神情各異的男子圍坐在一起,在他們中間的桌上放著一張五百兩銀子的銀票,幾人目光都盯在銀票上,眼中皆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這幾人都是長安金銀黑市的頭麵人物,他們幾乎控製著金銀的黑市兌換,中間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六十歲出頭,名字叫做金德,大家都叫他金爺,在長安金銀黑市呼風喚雨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