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將軍,這邊六十座倉庫都是糧食庫!”
一名倉庫官員指著三排長長的大型倉庫給李冰介紹道:“倉庫很大,每座倉庫都至少能屯萬石糧食,現在一共有五十萬石糧食。”
李冰走進一座糧庫,隻見裡麵的一袋袋糧食堆積如山,都是用大麻袋裝好,一袋就是一石,擺放得整整齊齊。
李冰拍了拍其中一袋糧食,十分結實,裡麵應該是小麥,袋子上還有‘青產,一萬兩千四百四十二號’的字樣。
“這是什麼意義?”李冰指著麻袋上的糧食問道。
官員連忙解釋道:“齊國所有的官倉糧食都要運到都城來,這表示是青州運來的糧食,第一萬兩千四百四十二號,青州去年秋天運來三萬袋糧食,也就是有三萬號。”
李冰點點頭,“我明白了,另外我聽登州的官員說,登州原本有一批造船的大木,被運來曆城縣了,在哪裡?”
“確實有這麼一批木材,我記得在一百號庫到一百零四號庫,一共有三萬根陰乾的老船木,還有不少上等龍骨料,王爺一直說要造船,但從來沒有付諸實施,這批木材運來三年了,從未動過。”
“那銅錠和生鐵有多少?”李冰又問道。
官員歎了口氣,“這次為了備戰朱泚,打造了大量的兵器盔甲,兩百萬斤生鐵都用完了,銅錠倒有不少,三百二十萬斤,這兩年都沒有鑄錢,積累下來了。”
李冰又翻了翻清單,可以看出齊國並不富庶,剩下的物資都是布匹、藥材、鹽,冰窖肉,銅錢還有不少,居然有三十萬貫。
李冰忽然想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問道:“你說兩年都沒有鑄錢,那軍隊和官員不發俸祿嗎?”
“當然要發俸祿,齊國十萬大軍,士兵軍俸一個月一貫錢,十萬大軍一個月就是十萬貫,一年就是一百二十萬貫,靠鹽稅和商稅基本上能解決士兵的軍俸,但據我所知,從年初到現在的軍俸還沒有發,李納答應今年三個月發雙倍俸祿,獎勵士兵們守城,本來這幾天就要發的,但現在應該發不了。”
“什麼叫應該發不了,彆的州沒有錢嗎?”李冰眉頭一皺問道。
官員搖搖頭,“錢糧都要運來都城,這從老王爺時候就定下的規矩,然後各州用錢糧都是由都城撥付,哪個衙門敢私下藏錢糧是要被嚴懲的,朱泚占領那麼多州縣,估計一文錢一顆米都拿不到,所以卑職才說現在發不了。”
李冰心中有數了,李納軍隊堅持不了多久,他隨即下令,除了部分糧食倉庫和冰窖外,其他各個倉庫都悉數貼上封條,等軍師接手再行處理。
天漸漸亮了,經過一夜的清理,晉軍已經完全掌控了曆城縣,不再擔心齊軍翻盤,李冰隨即下令取消了宵禁,恢複正常秩序。
但昨晚的戰況城中百姓都很清楚,畏兵情緒籠罩在縣城上空,縣城百姓都不敢出門,一直到天色大亮,才開始有人畏懼地走出門。
城中到處貼滿了安民告示,從安民告示中,大家才知道,不是朱泚軍占領了曆城縣,而是朝廷的軍隊,這才曆城縣的軍民們都長長鬆了口氣。
誰都知道朝廷的物價比較低,尤其是鹽價,每鬥隻要一百四十文,這是讓齊國各州百姓都羨慕不已的價格。
到中午時分,曆城縣百姓都陸陸續續出門了,店鋪也紛紛開張,縣城內恢複了往日的熱鬨。
一隊隊士兵在大街上巡邏,維持城內秩序,軍師王侑也跟隨後勤隊伍進城了,李冰打仗厲害,但治理民政不行,特彆怕處理繁瑣的事情,所以郭宋便讓王侑和他搭檔,王侑曾是田悅的相國,不僅足智多謀,而且特彆擅長處理繁瑣的政務,正是李冰的絕配搭檔。
王侑直接來到軍衙,軍衙便是齊王府,門口站著兩排士兵,他們見軍師到來,一起躬身行禮,王點點頭笑問道:“李將軍可在軍衙內?”
為首校尉道:“李將軍在,軍師請進!”
王侑走進了軍衙,隻見廣場上各種財物堆積如山,士兵們正忙碌地清點登記造冊,還有上百口鐵片大箱子,應該是黃金箱,還沒有來得及打開清點。
李冰便負手站在一旁。
“將軍收獲不小啊!”王侑走上前笑道。
“軍師來得正好!”
李冰也笑道:“我現在正在考慮,這些財富是全部送去長安,等朝廷後來犒賞軍隊?還是我先拿一部分賞賜軍隊?”
王侑想了想道:“我記得晉王殿下曾經有過明確說法,除了支付士卒雙倍俸祿,其餘繳獲財富皆一並送往長安。”
李冰這才想起,點點頭,“軍師不說,我差點忘記了。”
王侑笑道:“將軍,齊軍情況如何?”
“我也正想和軍師商議,到參事房去說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