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1 / 2)

猛卒 高月 5058 字 9個月前

郭宋取出一支令箭交給親兵校尉,“你速去找張裘安,調一千士兵和兩千頭毛驢過來協助,再帶三千份軍隊乾糧過來。”

“遵令!”親兵校尉接過令箭匆匆去了。

這時,潘遼也帶著一群官員趕來,潘遼上前給郭宋見禮。

郭宋對他道:“這些人都是從關中過來,說是活不下去,和我聽到的消息似乎有點相悖,好好問一問他們是怎麼回事?”

“卑職遵令!”

潘遼匆匆去忙碌了,這時,一千士兵帶著兩千頭毛驢過來,同時帶來了大批乾糧,這是士兵外出訓練帶的乾糧,主要是麵餅,一份有十張麵餅,放在專門的乾糧袋內。

士兵們給難民分發麵餅,扶老人和婦孺騎上毛驢,帶著他們浩浩蕩蕩向東北方向的老倉庫而去。

老倉庫占地百畝,目前都空關著,廚房、茅廁等等設施比較齊全,還沒有拆除,正好安置這些難民,在倉庫內再搭上帳篷,基本上就比較暖和了。

........

次日一早,郭宋先來到了老倉庫,老倉庫內住滿了難民,餘緒德能力很強,他考慮到倉庫內全部搭帳篷,肯定不夠住,便進行分類安置,年邁的老人住一起,婦女孩子住一起,這兩類人的條件要好一點,倉庫內搭建了皮帳,帳內鋪上羊皮,就比較舒適了。

年輕青壯則住在兩間大倉庫內,沒有搭帳篷,每人發一件軍隊穿的布甲,一張行軍毯,反正人多,擠在一起和衣而睡。

郭宋到來時,士兵們正在給難民分發稀粥和饅頭,十幾名軍醫則給生病的百姓診脈看病。

這時,潘遼走上前對郭宋道:“使君,情況似乎有點不妙。”

“為什麼這樣說?”郭宋眉頭一皺問道。

“他們隻是第一批,不止他們這批人,後麵還有很多流民。”

郭宋暗吃一驚,連忙問道:“什麼流民?究竟是怎麼回事?”

潘遼一邊走一邊對郭宋道:“他們實際上都是中原流民,這幾年中原大戰,中原各州百姓都逃去了關中,成為流民,卑職還是讓一名官員來說,他是這群流民的首領,更清楚情況。。”

“人在哪裡?”

潘遼忽然向一名中年男子招手,“劉縣令,請過來!”

中年男子上前施禮,“潘長史找卑職何事?”

潘遼給他介紹道:“這便是我們河西節度使郭使君,他要問你情況!”

中年男子連忙躬身行禮,“在下豫州郾城縣令劉潁,參見郭使君?”

郭宋有點好奇,堂堂一任縣令,居然也當了流民?

“劉縣令,到底是怎麼回事?”

“啟稟使君,我們這批父老都是從豫州逃出來的,當時李希烈軍隊和朝廷軍隊作戰,李希烈的軍隊十分殘暴,到處燒殺奸淫,百姓們都舉家逃亡,我帶著這批百姓逃到了關中。

剛開始官府還救濟我們,但一個多月前,朱泚停止了對流民的救濟,要把我們趕出關中,中原戰亂不止,大家都不願回去,朱泚就派人告訴他們,河西官府在招募農民種地,每家給三頃永業田,終身免稅,大家都動心了,開始動身前來河西,我們臨時安置在邠州,是第一批動身,後麵還很多流民,都向河西而來。”

“朱泚為什麼會驅趕流民?”郭宋問道。

劉潁躬身道:“卑職特地去長安打聽過,聽說是廣通倉的糧食不夠了。”

郭宋和潘遼對望一眼,他們早知道會有這一天,朱泚養了三十萬大軍,又分田分地,減免稅賦,每個月的糧食消耗,全靠廣通倉來支撐,廣通倉糧食再多也經不起這樣消耗,現在糧食吃緊,第一步就是驅趕流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