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收麥子(1 / 2)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到了五月裡,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地裡的麥子隨著南風一吹,逐漸從青到黃,這時家家戶戶都一天跑兩趟麥地,察看麥子的成熟情況,

麥子這種莊稼和彆的莊稼不同,可能上午到地裡看,麥子還有些青頭,結果曬了一個毒日頭,等到太陽西沉就全變黃了。這時,要是不抓緊收,麥子扛不住暴曬,熟的太過,人手一招呼,麥穗就會“簌簌”掉到地上,到時候再揀可就麻煩了。

“一個個都睡死了嗎,還不起來下地收麥?”

在劉崇山異常“親切”的問候下,三姐妹揉著惺忪的睡眼,慌忙的穿衣下床套鞋,一點都不帶磨嘰的,沒辦法,今天要收麥子,家裡大人孩子都不感馬虎。

“爹,我們都起來了,這邊拿了鐮刀就下地。”劉花生應了一聲,站在地上磕磕鞋底,然後將亂糟糟的頭發一把攏起,率先掀了簾子出門。

劉紅棗緊隨其後,手裡拿著一個臉盆一塊布巾,出了堂屋,先到缸裡舀了一瓢水,倒進鍋裡燒個半熱,再舀出來送到張氏屋裡。

“娘,你用溫水洗。”劉紅棗心疼親娘沒坐滿三十天的月子就要下地乾活,隻能儘可能地不讓她沾到涼水。

“娘,要不我去和爹說說,你就在家好生歇著,我和大姐二姐跟爹下地。”劉桂圓梳著長到肩膀的頭發,幾步來到裡屋。

“沒事,娘心裡有數,下地不礙事。”張氏算過日子,她一共坐了二十五天月子,雖然還差五天滿一個月,但是月子裡吃的好,小米、白麵、雞蛋、沙糖頓頓都有,身子早就養得差不多了。

劉桂圓扭不過她,隻好目送劉崇山帶著張氏和大姐二姐出了門,她因為得在家看顧小蓮子,所以不用下地,但是得負責做飯和薅豬草。

一大早上,忙著收麥的農人幾乎不吃早飯,一是怕浪費時間,而是想趁天氣涼快多乾一點,等到太陽毒起來就乾得慢了。

劉桂圓先去裡屋看了下蓮子,她一個小人醒得倒早,睜著一雙圓溜溜的黑眼珠,劉桂圓和她玩了一會兒,接著檢查了下她有沒有拉屎拉尿後,就疊好小被子出門了。

一路小跑到東湖,劉桂圓隻能用菜刀割草,因為家裡的兩把鐵鏟都被大姐她們帶走割麥子了,而劉崇山夫婦用的是鐮刀,一共就兩把。

大概塞滿了一糞箕的豬草,劉桂圓半扛著送到三叔家的豬圈,一股腦兒全倒下去,引的三頭小豬跑出來吃。

回到家後,劉桂圓又開始做飯,他們早上沒撈到吃飯,中午這頓就得做得早些,還得做得好些等於早上中午作一回吃。

先舀一些白麵,加水和成麵團,在飯桌上撒上麵撲,用擀麵杖一點點趕圓趕薄,然後鋪上油和切好的莧菜葉,上麵再撒一些鹽,麵皮卷在一起用刀切成一塊塊的,貼在熱鍋上炕,這就是有饃有菜的一頓飯了,簡單省事還管飽。

劉桂圓拎著裝好飯的籃子,一路小跑送到地裡,先割的是北湖的兩塊麥地,割完還要到東湖割剩下的一塊。當年劉姚氏分家時,離家近的地就分了一塊給劉崇山,就是東湖地那塊。

到了地頭間,劉崇山和張氏在前麵割,劉紅棗和劉花生在後麵趕,她們身後是一捆捆割好放倒的麥子,就等著一會兒用牛車拉。劉崇山家的麥地正好在中央,左邊是二叔劉崇林家的麥地,右邊是三叔劉崇海家的麥地,都是三塊,唯獨劉崇山家隻有兩塊。

天氣炎熱,風像死了一樣不動,劉崇山等人身上都是汗津津的,身上又熱又臟又刺人,但是沒人敢停下,都是咬著牙硬乾,異常辛苦。

“爹娘,大姐、二姐,做好飯了,趕緊來吃。”劉桂圓

劉崇山應了一聲,繼續割了十來下,這才停手到地頭喝水吃飯,其餘三人見狀也都放下農具,朝地頭有涼陰的地方去。

這時三叔家的栓子(劉誌遠)聽到有飯,攏著手往地頭喊:“大伯父,你家做得什麼好吃的?”

他家早上吃過一頓早飯了,這時候還沒到吃午飯的點,但是半大小子吃的快消化的也快,這時候早就餓的肚子呱呱叫。

劉崇山手裡拿著一塊油饃,對侄子招招手,說:“做的油饃,可餓,餓就過來吃點。”

劉家的這幾個侄子,劉崇山對他們一向和藹大方的很,用他自己的話講,這幾個都是他們老劉家的根,隻要看著他們就高興。

栓子聽了果然高興的很,他丟下鐮刀往地頭跑,先拿了個油饃,三下五除二吃進了肚子,又拿著舀子在瓦罐裡舀了水喝,“呀,真甜,這是沙糖水吧?”

劉桂圓默默翻了個白眼,叫你來喝你還真來了,不知道客氣啊,本來就沒多少油饃和糖水,都叫你造完了,彆人還吃啥。

“甜柿,這裡有沙糖水,可喝?”栓子朝坐在地裡歇歇的妹妹招手,劉甜柿搖搖頭沒過去,她嫌幾個人用一個舀子臟,情願渴著等人送水來。

左邊麥地裡,二嬸娘李氏耳朵尖,聽講她家做的油饃和糖水,蹲在地上對三個兒子小聲說:“你三個也去,不吃白不吃,反正你大伯不會說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