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種情況後世類似的例子還少嗎?仿冒品因為會營銷,儘管味道、口感、用的原材料都和正版沒法比,但就是能夠超越正版,最後壟斷了整個市場。
李氏剛鬆了一口氣,聽到這裡又擔憂了起來,忙問她:“那你說咋辦,要不我再到老三家鬨一場?她如果非要賣竹筒糕,我就叫俺婆婆去她家過,反正她婆媳倆是一條心。”
劉桂圓搖搖頭,鬨一場有啥用,人家要蒸糕賣糕那是人家的自由,你不能禁止彆人賣,更不能天天掀人家攤子,到底是一家人,抬頭不見低頭見。
“要不你先這樣,以後賣糕時就對客人講,你家的竹筒糕是祖傳配方,僅此一家,如有彆家售賣,都是假貨。你再給竹筒糕糕起個好聽的名字,比如秋芳竹筒糕,時間久了,客人就記住你家糕了,如果哪天有人買了彆的糕,一吃味道不對,肯定會說:看,買假了吧,這就不是秋芳竹筒糕。”
起個名字等於有了品牌,賣糕的時候多宣傳,儘量提升知名度,這就是劉桂圓暫時能想到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應該可以抵製假冒的竹筒糕。
二嬸娘聽說竹筒糕還能署上她的名,瞬間樂笑了,對劉桂圓幾個說:“我的名字還能署在糕上,那咋好意思,以後彆人買糕不都知道我名字了?”
劉桂圓就笑著說:“這沒什麼,就是一個品牌,怎麼說呢,就是招牌的意思,你看鎮上哪家店賣東西沒有招牌,咱買成衣喜歡到閨悅,買果脯蜜餞就到采珍,它們不都取的這樣名?”
“那行,那俺回去和你二叔商量商量,你們快點吃飯吧,俺不擱這煩你們了。”
李氏得了劉桂圓的點子,心情好多了,忙不迭地就要回家,大姐留她在家吃飯,她擺擺手說不用,走地腳步飛快,一會兒就看不到人影了。
姐幾個因為聽二嬸娘說了好長一通話,今天的晚飯就吃得比平時晚,劉紅棗盛出一鍋麵條端到屋裡,劉桂圓就到屋裡擺碗筷,劉花生埋好柴火,洗過手,端了一盤新炒的茄子,坐倒身準備吃飯。
劉花生嫌麵條熱,翻了兩筷子不急著吃,找她大姐還有桂圓聊閒呱:“我以前總覺得咱奶偏心二叔和三叔,今天才知道她最偏疼的是三叔,為了三叔情願得罪二嬸娘,就是不知道她以後可得後悔?”
劉花生其實有點想不通,劉姚氏畢竟和二叔一家過,她這麼向著三叔家,二叔心裡能好過嗎?等她老了不能動了,在她跟前伺候的不還得是二嬸娘,三叔和三嬸娘還真不一定能管她老。
劉紅棗吹著麵條,吃了兩筷子,然後說:“她才不會後悔,聽我娘說,以前咱們一大家子沒分家的時候,她就最疼愛三叔一家,其次才是二叔家。”
劉桂圓就不明白了,問她倆:“那咱奶為啥不和三叔一家過,她不是最喜歡三叔一家嗎?”
劉紅棗就歎了一口氣,說:“這就是咱奶的高明之處,她住在三叔家,吃喝得要三叔養吧?她才舍不得呢,她就想著給三叔家省錢,少叫三叔家出力,所以當時故意挑的二叔家。”
劉紅棗知道這些,還是以前張氏講給她聽的,當時她還不信,今天二叔家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她才徹底信了。
劉花生啪的一聲拍著桌子說:“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怪不得咱奶在二叔家基本不乾活,一到三叔家不是掃地抹桌子,就是帶好吃的過去。”
她以前給三叔家送豬草,經常能撞見劉姚氏在三叔家乾活,有時拉著三嬸娘在一塊拉呱,不過看三嬸娘的樣子,明顯有點兒煩她,可惜她自己感覺不出來。
劉桂圓搖搖頭,對劉姚氏徹底服了,偏心眼能偏到這地步,早晚得受教訓,就是不知道應在哪一天。
“不管她,反正咱奶不住在俺們家,她看不上咱家,更看不上咱們幾個丫頭,隨便她吧……”
劉桂圓半嘲諷半慶幸,招呼兩個姐姐吃飯,吃過飯還得刷鍋喂豬燒洗澡水,趁天黑弄好關上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