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百花糕(1 / 2)

(大帝書閣)

聽她們這樣講,劉桂圓覺著這道喇叭花染薑蜜餞還蠻有特色的,如果能送到鎮上的糕點鋪,應該可以賺點小錢,就是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看得上,畢竟喇叭花、生薑,這兩樣東西都不太值錢。

正當劉桂圓思考能否靠這一道染薑蜜餞掙幾個巧錢,這天下午,羅姥娘和姨母張香巧竟然來了,還是姨父魏冬來親自趕車送來的。

距離羅姥娘回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劉桂圓她們幾個前天還說,羅姥娘是不是在家有什麼事,怎麼這麼長時間還沒回來,畢竟姥娘走的時候,親口承諾過幾天就會回來,幫她們照看蓮子。

羅姥娘下了騾車,滿臉笑吟吟的,整個人都顯得特彆高興喜氣,劉桂圓稍微一想,就猜出了原因,問:“姥娘,是不是竹園開始發芽了,或者大表哥的親事定下來了。”

羅姥娘聽到這裡,笑得更加開懷,臉上的皺紋都變淺了,說:“都有,兩者都有,你鐵竹表哥定了親不說,還正經拜了一位雕刻師傅,如今在家裡天天練習雕竹刻木的。我來的時候,他托我給你們捎三隻筆筒,還說刻的不好,等以後練出手藝了,再給你們雕個精致的。”

羅姥娘從車上拿出三隻筆筒,劉桂圓接過來一看,這不就是她們當初在竹園揀的老竹根嘛,當時走的時候三姐妹都忘了帶上,沒想到大表哥心還挺細的,還能記著給她們捎了過來,

劉桂圓就把三隻竹筒遞到大姐二姐麵前,讓她們先挑,劉紅棗低頭從她手裡挑了一隻蘭花的竹筒,劉花生喜歡梅花,她是冬天生的,覺得用梅花比較應景,劉桂圓一看,最後一隻是菊花的,也行,菊花多高潔啊。

羅姥娘將一些家裡菜園種的菜,還有這段時間攢的十幾個雞蛋,一一拿了下來,姨母張香巧就拉著劉桂圓幾個說話,姨父沒事做,幫著丈母娘拎東西,然後就去打水喂騾子喝。

姨母張香巧和她們一起進了屋,大姐不忙著和她們說話,先去鍋裡舀了一瓢泡著野枇杷的茶水,然後將方才三人沒吃完的染薑蜜餞端了出來。

“姥娘,姨母,你們嘗嘗,桂圓剛做的,很好吃。”

姨母張香巧看著鮮豔可愛的甜點,眼睛一亮,伸手拈了一片放到嘴裡品嘗,吃完了才說:“這是…..生薑做的?”

見劉桂圓點頭,張香巧臉上笑意更深,連忙問她:“桂圓,我聽你大舅還有你表哥說,你腦子活絡主意最多,你幫我想想,要是我在鎮上開鋪子做什麼生意能掙錢?”

姨母這樣突然一問,劉桂圓差點沒反應過來,好在羅姥娘跟著解釋了一番,她這才知道,原來姨母和姨父如今不在老家住著,而是在鎮上賃了一個帶門麵的起居小院,夫妻倆頭一回做生意,沒什麼經驗,更不知道賣點什麼,這才趕過來問她。

劉桂圓就問姨母有沒有什麼想法,或者有什麼特彆擅長的東西,張香巧抿嘴想了想,說:“我還真沒什麼特長,我會的彆人都會,彆人會的我反倒不會了。我暫時沒什麼好主意,冬來,就是你們姨父,他說我做的糕還不錯,可以做一些放在前頭賣試試。”

劉桂圓心想,姨母張香巧做的糕確實不錯,模樣精巧,味道也好,賣糕確實是個不錯的大方向,要知道,自古以來,做吃的總是最容易賺錢,和最不容易賠本的。

“那你就繼續做糕,我覺著姨母做的糕,像上回做的那個荷花酥,無論是外形還是口感,都不比采珍齋做的差,就是缺乏一點特色,或者說一點吸引客人的噱頭。”

其實劉桂圓這話說得過了,姨母做糕確實有天分,但是不可能和采珍齋專門做糕的大師傅比,她這麼說隻是為了鼓勵姨母,讓她有信心做下去。

張香巧被劉桂圓這麼一誇,高興的瞬間眯起了眼睛,同時不忘問她:“什麼噱頭,你覺得需要什麼噱頭?”

劉桂圓不急著答話,指著桌子上的染薑蜜餞,對在座的幾人說:“噱頭就在這裡,不過我先不說,大姐,二姐,你倆從這上麵能想到什麼?”

大姐二姐習慣做什麼都聽她的,劉桂圓覺得她有必要引導兩位姐姐學著思考,以後靠自己的智慧創新和掙錢。

劉花生腦子轉的快,想什麼都比較直接,捏了一片薑說:“我覺得噱頭就是好看,你做的這個薑片,要是黑乎乎的,估計沒人想吃,可是用喇叭花染成紅色,人家肯定看了就想掏錢買。”

劉紅棗心思更加細膩一些,她覺得像染薑蜜餞這樣的吃食,女子在來葵水或者受寒的時候吃著最好,於是試探著說:“姨母要做糕的話,不妨多做一些女子吃了對身體好的糕,可以多用薑、沙糖、紅棗這些食材,當然糕的模樣還要做的好看,咱們女子就喜歡那些鮮豔可愛的東西。”

劉桂圓賣夠了關子,對她兩人的回答都挺滿意,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姐、二姐說的都對,除了賣相好看,對女子好,我覺得還可以加一個‘花’字招徠客人。你們想,要是姨母鋪子裡賣的糕點,都是桃花、荷花、桂花、菊花這些花做成的,你們見了想不想買一樣嘗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