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著嘴羞答答的笑。
羅姥娘不是個守舊的人,或者換句話說,她活到這個年紀,許多事都看開了,隻要那人品行端正,做事有擔當,能真心對待紅棗,紅棗嫁過去就不會受苦。
一家人開開心心吃了午飯,劉桂圓背著小手歡快地來到了劉金娣家,大伯娘顧氏剛吃過飯,見到她就問她吃了沒,沒吃坐下一起吃。
“吃了,我家今日吃的早,大伯娘,今日搓了幾桶,我和大姐還在自己家裡搓。”
劉桂圓過來就是問這個的,羅姥娘如今來了家,她和大姐就想在自家搓冰粉,幾個人說說家常的,比在劉金娣家更自在些。
大伯娘朝無花果樹下看了看,那裡擺著四桶搓好的冰粉,還沒來得及送到地窖裡,就笑著說:“下午活不多,我這邊搓兩桶,你那邊也搓兩桶行不?”
劉桂圓點點頭,正要走,大伯娘喊住了她,問:“桂圓,俺家地裡的西瓜熟了,這兩天就要收,你家也差不多吧,你看到時候這個冰粉怎麼辦?”
顧氏家種了整整一畝地的西瓜,今年熟得可好了,正好趕上三伏天,這些西瓜收到家裡,個個都能賣個好價錢,而且西瓜耐放,可以一直賣到入秋微涼時。
對啊,西瓜熟了,這時節的西瓜還是蠻金貴的,一斤可以賣到一文錢,每個西瓜由於大小品相不同,可以賣到兩文到五文不等。
一株西瓜藤平均產出3個西瓜,一畝地可以種植300株,按每個西瓜三文半錢出售,那麼一畝地的西瓜至少可以賺三兩銀子,當然這個數值隻是理想化的計算,具體畝產量多少,還要看田地裡的實際產出。
“沒事,那冰粉的生意就停兩天,等咱們收好了西瓜再說。”
這事劉桂圓提前考慮過,不光她自己家種了西瓜,四奶奶家和顧大伯娘家都種有西瓜,既然如此,她就當放個收瓜假,等各自忙完再說。至於,楊府那邊每天都要的兩桶冰粉,她們自己在家就能做出來。
回了顧大伯娘放假一事,劉桂圓轉頭就去了西瓜地,挨個看了一下,這些西瓜雖然看著個頭不大,但大部分都熟了,不能再等了,不如明天就開始收。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升出來那會兒,天氣還不熱,劉桂圓三姐妹背著糞箕、布袋來到了瓜地,羅姥娘要來,三姐妹不讓,反正她家就半塊瓜地,三姐妹忙活不了多長時間。
要說收瓜這個事,比收麥子開心多了,在地頭找到西瓜,扭斷瓜秧,一個一個抱到地頭堆好就成,等晚些再借了車拉回家,當然劉桂圓沒忘記,她們家得還田家兩百個西瓜。
“大姐,你說種西瓜這麼掙錢,為什麼咱家隻種半畝啊?”
劉桂圓抱西瓜抱得胳膊酸,隻能蹲在原地歇歇手,看她兩個姐姐收瓜。
劉紅棗摘了一個歪瓜,先放在腳邊,又摘了兩個個頭大的,一一裝在糞箕裡,然後才回她的話:“好像種多了要交瓜稅,聽說比糧稅還高一些,咱爹和咱娘算了一筆賬,就說隻種半畝換幾個錢罷了。”
劉桂圓在心裡稍微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如果瓜稅比糧稅高,老百姓肯定第一選擇多種糧食,這樣一來,朝廷才能保證農民的糧食產出,老百姓才不會因為多種瓜、少種糧而產生饑荒危機。
不過,劉桂圓認為隻要他家的地夠多,種上兩三畝的西瓜,即便交了瓜稅,剩下的利潤也是極為可觀的,隻是劉家攏共就四快地,沒必要冒這個險。
等到中午,羅姥娘跟著過來送了一趟飯,三姐妹就坐在地頭百米外的桑樹底下,吃著姥娘烙的雞蛋餅,渴了就開兩個長得不那麼好看的西瓜吃。
俗話說,歪瓜裂棗,這長得不太端正的西瓜,吃起來甜得很,紅紅的瓜瓤,烏黑的瓜子,基本上和後世的西瓜很接近了。
下午,三姐妹一看西瓜摘得差不多了,就到二叔家借了牛車,在他的幫忙下,將地裡大部分的西瓜都收了回來,地裡還剩下一些個頭小的沒熟的,就放在地裡,晚一些再說。
“第一回種瓜,也沒怎麼勤收拾,竟然就有三百多個,加上地裡沒摘完的,攏共能湊齊三百五十個。”劉花生將西瓜挨個數了三遍,十分高興的嚷著。
“這樣看來咱這回西瓜不算種虧了,除了還回去的,自家還能得兩百個。”
劉紅棗揪起汗濕的頭發,用一根發帶紮好,坐在門檻的板凳上,看著花生在外頭數瓜,不由得笑起來。
“大姐、二姐,剩下的兩百個,咱隻賣一百個,剩下一百個留著自己吃,可好?”
劉桂圓舍不得將瓜全賣了,如今她們家不像以前那般缺錢,就不想太虧待自己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