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長潭縣原始深山才一天,**援軍就快速來到華潭縣小華山了。
小華山名為小,其實山並不小,也是一座大山,隻是與華山區彆開來而得名的。
小華山也像華山一樣,山勢非常險要。山穀很長,連綿數裡。也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
“旅座,前麵就是小華山了。”蘇斌提醒著,“這是華潭縣十大險山之一。”
“長潭縣哪一座大山不是險山?”王雙邊救援心切,不想先偵察後通過,以免行動緩慢,指揮部又會連連催促和責怪。
蘇斌當然知道救援的迫切性,北路、南路大軍都等著救援,尤其是北路大軍,已給圍困住好幾天了,若再拖延下去,恐怕北路大軍頂不住,會給解放軍殲滅了。這個責任,誰也擔當不起。所以,他也不多說了。
“來了!”在小華山埋伏多時的解放軍偵察兵,發現敵人援軍駛來,就拿起電話向李團長報告。
李團長和傅政委接到報告後,馬上命令大家按作戰方案埋伏好。布置好後,他們忙走出作戰室,來到山腰高處,用望遠鏡向北麵看去。20分鐘後,他倆終於看到敵人的先頭部隊了,都緊緊握了握拳頭:“餘連長,好樣的!”
當初師部讓餘連長來指揮這一戰役,他倆聽了心裡都很不痛快。畢竟下級指揮上級作戰,這在我軍史上還是第一次,故此他倆心裡既不服氣也鬨彆扭。他倆不但在私底下討論過這問題,還向肖團長說起此事。當時肖團長也大為不解,不能因為餘連長熟悉地形和敵情,就讓他來指揮這一場小戰役的,因為這樣太冒險了,稍有一錯,就會全盤皆輸。但軍令如山,他們雖然不理解,但也絕對聽從指揮。
但自打開戰打起後,一切進展竟然和餘連長作戰方案相同,好似是按著餘連長作戰方案進行似的。他倆都驚呆了。現在,敵人援軍又“按”餘連長設計那樣來了,他們這回真的對餘連長心服口服。
見敵人的車隊行駛過來,李團長深有感觸地說:“老傅啊,有時候行軍打仗,確實不能按資格和級彆來行事的。能者上,這也是用兵之道!”
“林總當年也是從連長做起的……”傅政委也感慨萬分地說,“連級往往是作戰在最前線,連長當久了,他們臨場作戰經驗就豐富起來,比其它級彆的軍官不一定差啊!”
“既然敵人援軍‘聽從’餘連長的安排,聽話來到這裡,我們就要好好‘招待招待’他們,免得讓敵人‘失望’,也讓餘連長失望!”李團長開心地搞笑著。
“這個是必須的!”傅政委也有必勝的決心,“如此敵人按我們的作戰方案走來,我們也讓他們跑了,那你我兩顆人頭不要也罷了,就留在這裡給野狗叼去算了!”
“好!”李團長興奮地說,“敵人在山穀裡,大炮施展不了,我們先打他們的迫擊炮,留著大炮。萬一偷襲桃源市不成功,我們就有大炮可用了!”
“你這個家夥,也挺狡猾的!”傅政委開心地笑了起來,“好,我把大炮留給你!免得你沒有大炮,那你這個李大炮之名,就徒有虛名了!”
李團長的真名就叫李大炮。因為要秘密進入龍窩縣、桃源縣,他的團並沒有帶來大炮。一路上,傅政委都笑他是沒有大炮的李大炮,是“車大炮”(吹大牛的意思)的主。現在見**帶著大炮“送禮”前來,他當然動心“收受”了。
傅政委回到指揮部,逐個打電話,得知各部都做好了準備,他才走了回來,在李團長身邊伏下:“萬事俱備,就等敵人鑽入我們布下的口袋裡了!”